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機器人新競局 台鏈商機/「非紅」需求熱 業者機會來了

本文共557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專題報導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曾指出「人形機器人的GPT時刻」將來臨,隨人形機器人將取代人工,成各行業生產力工具,各國基於國安考量,國家掌握自主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議題將浮上台面,台灣產業鏈能否在這波全球浪潮中抓住機會?

「台積電不會希望在無塵室內工作的機器人,偷走機台參數外傳,業者也不會希望自家機器狗巡廠時,把廠區內設備數值讀取後外洩。」一家機器人供應鏈主管透露,開始有許多企業表達想買「非紅」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台灣人形機器人產業也有國產化需求。

工研院及國科會已有台灣自主人形機器人及機器狗科專計畫,要藉此拉動產業鏈加速投資關鍵零組件,其中「關節」供應鏈大軍正在集結。

台大教授郭重顯與國科會合作的機器狗也預計8月發表,他實驗室內也有人形機器人研發專案,現階段關節都必須跟外商訂購客製化產品,交期長、價格昂貴。

和碩2025年初宣佈成立機器人團隊,鎖定馬達技術,並結合集團中三光(光達、鏡頭模組、IR模組)及無線通訊既有技術提供機器人關鍵應用解決方案。

東元也決定投入人形機器人用馬達研發,延攬清大動力機械系教授、曾任工研院機械所所長的饒達仁擔任技術長,成為人形機器人關鍵零件操盤手。

台中精機也看好關節中的關鍵零件商機,子公司台穩已經投入製程研發,減速機宇隆科技是從行星減速機到諧波減速機,要包辦人形機器人身上約七成減速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光罩引進大宇資訊 強化台灣半導體關鍵製程自主
下一篇
入股光罩成最大法人股東 大宇資董座:願當造山者的下一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