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6字
核三廠停役後,全廠進入25年除役期,也將轉型為恆春半島最大光電場,因涉及未來發電穩定性,藍白立委聯手在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正案,但地方上意見不一,屏東縣長周春米堅決反對;核電廠所在地的恆春鎮長、里長等基層則多力挺核三再延役。
藍白立委日前主張核三延役公投,縣長周春米立即在臉書貼文「用最嚴厲態度堅決反對」,譴責沒有專業討論、以粗劣過程提出不負責任的公投,讓人痛心不已。立委徐富癸也堅決反對用粗暴的全國性公投決定屏東人的命運和未來,指核三絕對不是可以玩公投的籌碼,不應犧牲屏東人的安全換取政黨利益。
但恆春鎮長尤史經表示,恆春半島4個鄉鎮長及多數里長都支持核三延役,據知鎮內約7成民意都贊成延役,「歐美先進國家都用核電,相信政府對核三廠的安全把關沒問題」。南灣里長葉啟俊更說,若沒有核能,台灣的核能專家要何去何從?讓這群人才凋零很可惜。能源多元化攸關國家發展,希望政府召集更多專家討論,資訊愈公開,民眾就愈不會恐懼。
據台電資料顯示,核三廠25年除役期共分4階段,首8年為過渡階段,將興建第二期室內乾貯設施,進行廠區除汙。接續12年拆廠階段,將拆除反應爐、汽機廠房等大型設備,工作量龐大複雜,也最關鍵。第三階段最終狀態偵測,將持續監測輻射值3年,確保環境安全。最後2年廠址復原階段,待土地復原後,回歸自然轉型或另做其他用途。
不過除役前,核三廠區已早一步轉型為光電場,55公頃用地畫分4區,設置11萬1000多片高透光率、無眩光的地面型光電模組,與369台變流器。A區今年二月已併聯發電,B區預計八月併聯,明年三月完成全區設置,預估年發電量可達5800萬度,供應1萬5000戶家庭用電,減少2.9萬公噸碳排,屆時轉成恆春半島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區,不過其中一處面對後壁湖海域的案場,恐影響海域景觀,引發爭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