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7字
因應美國發動關稅戰,太陽能導電漿大廠碩禾電子材料(3691)今日宣布收購美國太陽能模組生產設備,並規畫於2025年 6月1日於加州正式啟動生產,建立碩禾於美國的首座太陽能模組製造基地。這也是台灣太陽能產業在川普政府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及對東南亞西國課徵高達3521%反傾銷及反補貼稅後,第一家鳴槍赴美設廠的廠商。碩禾這次決定大手筆在美國設立太陽能模組廠,初期年產能為550MW(百萬瓦),預計兩年內擴充至2GW(10億瓦)。
碩禾強調,這次布局是碩禾邁向全球化製造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收購美國太陽能模組設備,也意謂碩禾正式從太陽能材料供應鏈延伸至下游模組製造。
碩禾強調將導入台灣生產技術與品質標準,打造結合「導電漿+模組」的整合供應體系,提供符合美國市場規格與 IRA 補助條件的高效太陽能產品。回應高關稅與能源主權政策,提前卡位美國市場。
由於美國商務部也針對東南亞四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的太陽能模組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完成終判,針對不同國家及企業課徵最高達3521% 的反傾銷與反補貼稅,明確展現打擊中國企業透過第三地「洗產地」規避輸美關稅的行為。
再者,美國總統川普亦公開支持對中國製模組課徵 145%的關稅,全面提升非美生產產品的進口門檻。
碩禾表示,選擇於加州設廠的決策,不僅能有效避開潛在貿易障礙與關稅壓力,也有助產品符合「美國製造」條件,進入聯邦與企業大案場採購名單,實現當地化銷售與即時服務。
碩禾董事長陳繼明指出,「我們預見製造本地化將成為綠能供應鏈的新常態,碩禾提前布局美國生產據點,將從材料技術延伸至模組系統,實踐更完整的價值鏈控制與風險管理。」
碩禾強調,將以新世代的TOPCon(隧穿氧化層結構)與BC(背接觸)導電漿為核心,整合材料與模組製造優勢碩禾電材為全球前三大太陽能導電漿製造商,專注於高效電池技術,如TOPCon與BC型電池所需的銀漿產品,全球主要電池與模組製造商的核心供應商。
碩禾進一步表示,公司除材料業務外,也積極布局再生能源投資與電站營運,擁有台灣、日本、菲律賓多座營運中電站,實踐從材料供應、模組製造到電力銷售的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公司這次投資美國模組產線,不僅強化全球製造能力,更落實公司「技術本位、在地生產、全球佈局」的策略方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