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21字
新竹師院退休教授施惠27日舉行《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新書發表會,訊芯-KY(6451)董事長蔣尚義及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兩位前台積電(2330)高階主管均出席為她站台。其中,蔣尚義還為施惠新書撰寫推薦信,原來蔣尚義是施惠的妹夫,而新書發表會辦在清華大學,蔣尚義就將前同事、也是台大電機系的學長林本堅邀來一起助陣。
為此書寫序的蔣尚義(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前鴻海集團2317)半導體策略長),在推薦中特別提到:「我的一輩子職業生涯都是在半導體領域,因而對這行業難免有一份情感,總希望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投入這領域。這本書正是可以幫助學生從中學時期就開始認識半導體,大學以後就容易有興趣進入這行業……半導體元件能夠在電子產品中扮演那麼關鍵性的角色,主要是它有幾個特性:可以控制單向電流、可以當開關和能夠放大信號。此外加上它還有光電能轉換的特性,可以做出兩極發光體(LED)和太陽能電池。施老師在這本書中所介紹的實驗,涵蓋了所有這幾項重要特性,很完整的讓學生對半導體最基本的特性深深植入心中。施老師的實驗設計都和日常生活所需有關,易學易懂,需要的材料都可以輕易取得,費用不高,接線也容易,是很好的科普教材。以『電晶體音樂IC實驗』為例,施老師用簡單普遍又亷價的元件,以最容易懂的擴音效果,很清楚的顯示出電晶體具有放大信號的重要功能。」
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半導體已成為推動全球創新與進步的核心技術。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無論在技術領先或市場影響力上,都具有無可忽視的地位,並且對教育趨勢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施惠以其創新的科普實驗教育方法,將半導體科技帶進校園,透過實際操作和動手實驗,讓學生不僅能輕鬆理解這項改變世界的技術,也為台灣未來教育的發展開創了嶄新方向。
儘管半導體的製造過程涉及高度精密的設備和先進技術,施惠強調,理解半導體的基本原理並不需要過於艱深。關鍵在於通過「動手做實驗」,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學生易於理解且具體的體驗。施惠老師的創意實驗已經集結成書,並出版了《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旨在幫助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深入探索半導體世界,並且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將半導體科技引入日常生活
施惠設計的科普實驗專注於半導體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以電晶體為主題,通過實驗展示其關鍵特性。學生們透過簡單的操作,學會如何利用電晶體控制單向電流,充當開關或放大器,並深入理解光電效應技術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和太陽能電池等。這些實驗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實作能力,還幫助他們直觀感受半導體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並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施惠所設計的實驗,結合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操作簡便且成本低廉,對學生來說既易學易懂又具有實際應用價值。這樣的科普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先進的科技知識,還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並且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