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南亞 SAYA 與 The North Face 攜手為極限運動開創永續未來

本文共891字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南亞旗下環保衣飾品牌SAYA推廣紡織廢棄物回收有成,回收範圍已遍及海內外,並可製成高機能服飾。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志文20日表示,工業後廢棄紡織品回收一年可達2.4萬噸,並可研發人工智慧(AI)分檢機,挑出聚酯纖維布再製,轉化為高品質紗線,南亞並將今年第4季啟動全化學回收絲量產。

南亞召開記者會,說明該公司環保品牌SAYA與國際知名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自2022年起聯手合作紡織廢棄物回收專案,成功將成衣邊角料轉化為高機能的「Rscuw」織物再生絲,年產能約1.2萬噸。此創新產品已成為極限運動裝備的首選材料,顛覆環保材質不耐用的刻板印象。

陳志文表示,國內過去聚酯回收主要來自寶特瓶,但是近年來隨著寶特瓶回收再應用已愈來愈普及,目前成為各工業搶著回收的項目;相對的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技術比寶特瓶難度更高,因此南亞近年來積極投入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的技術發展,目前技術正逐步成熟。

陳志文表示,南亞針對工業後廢棄紡織品回收,目前產能一年可回收2.4萬噸,其中包括廢胚布、邊角料、製程不良品或成品不良品等,除在台灣收集之外,也在日本、越南等地收集。其中日本除了與當地成衣廠合作回收工業後廢棄紡織品,也回收舊衣。

相較之下,越南的紡織品回收機制與日本比起來才剛起步,目前尚無法做法進行舊衣回收,不過,南亞已研發舊衣回收分檢機,尤其是新一代人工智慧(AI)分檢機,可有效分檢出紡織聚酯纖維布料。

至於南亞SAYA品牌與The North Face這次共同發表,以Rscuw織物再生絲製作極地滑雪衣,能在極端環境中提供卓越性能,證明環保產品亦可兼具高機能性與時尚感,打破消費者對環保材質的既有觀念。

南亞表示,每年全球產生約4,000萬噸的廢棄服飾,其中85%被焚燒及掩埋,對環境造成巨大壓力。SAYA品牌自2022年成功量產織物回收產品以來,不斷推進技術創新,不僅能高效處理成衣邊角料,更計畫於2025年第4季啟動全化學回收絲量產,並透過獨特織物回收專利技術,進一步挑戰回收舊衣及混紡織物的可能性,預估2027年產能可達萬噸級,全面提升消費後廢棄紡織品的再利用效益,為環境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南亞召開記者會,說明環保品牌SAYA與國際知名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
南亞召開記者會,說明環保品牌SAYA與國際知名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自2022年起聯手合作紡織廢棄物回收專案,SAYA品牌長施淙文(左起)、南亞副總經理陳志文、南亞顧問黃信義、南亞資深副總蔡昌明都出席活動。記者謝柏宏/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賴政府喊出「零關稅」與川普談判 台灣國產車前途還亮嗎?
下一篇
台積電:客戶訂單沒改變 董座魏哲家喊Q2續創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