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98字
作者: 劉富臺
搭長程飛機的時候,我通常都會帶本書,打發時間。2005 年某次搭長榮航空的班機從舊金山回臺灣,坐定後,把《高僧傳》拿出來閱讀。這時隔壁座由空姐帶領來一位長者,一看是台積電的張忠謀董事長。我簡單地自我介紹,他也客氣地說記得、記得,因為前一年曾與張董事長一起參加過在義大利舉行的WSC 年會。當時張董事長拿出幾本書,包括《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閱讀。
張董看見我所讀的《高僧傳》,便問我:「佛法在講什麼?你可否用很簡單的幾句話說明?」我想了幾秒鐘,說「可以」。我說:「佛法講的重點可以簡化成六個字『無我相、無所住』。」張董問:「是什麼意思?」我說:「基本上,就是不以自我中心,不只從自己的位置、角度來看事情、看問題。」
我接著說:「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太陽從東邊昇起,從西邊落下,對不對?」我自問自答地再接著說:「學科學的人都知道地球自轉,同時繞著太陽轉。哪裡來的『太陽從東邊昇起、西邊落下呢?』但是為什麼到外面,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太陽從東邊昇起、西邊落下呢?」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我們看」,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太陽,看著太陽的運動。如此一來,「有我相、有所住」,「主觀」地看太陽繞著地球轉,那麼我們的觀察就錯了。
我說:「如此簡單的『觀察』,我們幾千年來,無數的人一齊看,都看錯了。直到十六世紀,哥白尼提出『地動說』,還差一點上了斷頭台。」簡單的物理觀察尚且錯得如此離譜,那麼,複雜的人事問題豈不是會荒謬到無法想像。所以佛法重要的智慧是「觀察」時要「無我相、無所住」,才能看到事實真相。張董事長回說:「有道理。不過我沒有學佛,我太太學佛。」
單獨與張董事長同坐十幾個鐘頭的飛機,能向其請益的機會甚是難得。當時台積電接班問題在媒體上也有很多討論。我便回頭請教張董:「您認為一個高科技公司的CEO 需要受過什麼樣的訓練?」他回答說:「要經過sales 及operation的歷練;因為run 過sales 的人,才能瞭解客戶,認識客戶的需求。run 過operation 的人,才能瞭解內部同仁及研發、生產的重要性。」我頷首非常認同其說法及見解。
此故事中所討論的兩個題目,十八年來我一直都以為它們是風馬牛不相及,完全不相干的。在2023 年寫〈跳脫偏見的思維框架〉這篇的時候,忽然覺得它們是相通的。需要同時瞭解客戶及同仁,並且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及面對事物及問題;這種「換位思考」的管理方式,豈不正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所住」的道理。說法不同,而道理相通,原先真的沒想到啊!
「無我相、無所住」的觀察準則,在物理學上如何應用呢?就是大幅度地改變空間、時間的「觀察位置」及其「參考點」。比如說,搭著太空船高速遨遊太陽系或銀河系,這樣的觀察就再不會有太陽東起西落的錯誤觀察了。住,是attached;無住,是detached。無所住,簡單來說,也就是要「跳出問題本身」來觀察,而自己不要成為問題的一部分。「無我相,無所住」正是在看法、想法、做法上,改變我們原來錯誤的觀念。
有正確的觀察,才是能夠看到「真相」最重要的方法。看對了一切人、事、物,看對了一切法、一切現象,才能做對的事情。佛法是什麼?佛法,就是要幫助眾生,改正錯誤的看法及知見,使藥到病除。中藥常用些藥引子使其能比較容易起藥效。希望這個因緣,對有緣分的讀者能起「藥引子」的作用。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的《當科技遇上人文:打破框架,打開心靈》
作者:
劉富臺 博士
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美國奧本(Auburn)大學物理學碩士,紐約石溪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並取得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AMP證書及史丹佛大學EMBA課程訓練。
從大學時代就想主修宇宙人生哲學,副修物理材料科學。但是從材料科學博士班畢業後,一出校門,為了生活誤打誤撞進入了半導體領域來做IC。一頭栽進半導體幾十年後,沒想到宇宙人生哲理哲學,竟然就隱藏在半導體、IC之中,而且發現半導體科技和IC設計,兩者原來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畢業幾十年之後才更明白,為什麼幾乎所有學科的最高學位,都是哲學博士(Ph.D.),他深切領悟到,任何哲學體系,如果沒有物理、科學的基礎,還會值得信賴嗎?如果不合乎物理、科學的學問學說,或是哲學體系,豈不成了魔術?
曾加入英特爾(Intel)從事元件物理及製程整合之研發,於摩托羅拉(Motorola)加入DRAM 及SRAM IC產品設計,後於意法半導體擔任研發副總、生產副總及德州達拉斯(Dallas)廠區總監。回臺灣後加入聯華電子擔任技術長、業務長及美洲總經理等工作。之後創辦宇能電科技,從事傳感器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於手機、穿戴式裝置、物聯網及工業應用,並且加入AI人工智能應用功能。
發表過三十餘篇專業技術論文,並獲得九十五項各國專利。著有《微觀大千》、《觀察的藝術》、《難忘的偶然》及《當科技遇上人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