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05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 (17) 日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 AI 技術的變革,AI 將使機器具備智能,未來世界將進入「機器人的時代」,未來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將無所不在,半導體市場發展潛力無窮。不過,吳田玉說,台灣過去強項多掌握機器人「大腦」的技術,但其眼、耳、口、鼻、手與關節等部位的感測器等微機電等相關半導體元件,仍掌握在歐美大廠手中,台灣應廣結善緣與大家合作,進一步強化台灣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
吳田玉指出,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均已提出「機器人的時代」即將來臨,且銷售數量相當觀,這些機器人採用的半導體元件,估計是現有手機、筆電等3C產品的十倍數量,未來源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 AI技術的變革,AI將使機器具備智能,未來世界將進入「機器人的時代」,未來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將無所不在,半導體市場發展潛力無窮,SEMI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成長至1兆美元,日月光內部則預估至少到2032年會達到此目標 。
吳田玉看好,機器人將帶來龐大的半導體需求,機器人的「大腦」目前由台灣的 CoWoS 先進封裝技術打造,台灣在先進製程技術上擁有優勢,自然也在台灣進行封裝生產。
吳田玉認為,台灣在機器人的大腦已占據龐大商機,但這類的產品因屬於高單價的產品,儘管台灣掌控全球逾九成以上的供應,受惠卻只有台灣少數廠商。
他強調,機器人還包括眼、耳、口、鼻、手等等五官四肢的技術,仍掌握在歐美大廠如英飛凌 (Infineon)、意法半導體 (STM)、瑞薩 (Renesas) 等歐美日廠商手中,台灣應該廣結善緣,與美國、歐洲與中國等深化合作,發展整合技術,透過系統級封裝 (SiP) 整合 MCU、MEMS 感測器等,進一步將業務擴展至機器人領域。
吳田玉表示,就因為看到未來龐大商機,這也是台積電、日月光和其他台灣持續擴產的原因。但受地緣政治影響,有些廠商不一定要來台灣生產或封裝,此時海外布局就成為關鍵。
他強調,日月光在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南韓及墨西哥廠布局,就是因應客戶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的需求,在地緣政治還不構成風險時,海外布局是日月光背負的壓力,如今反成為日月光集團的競爭利基。
他指出,日月光集團擴大馬來西亞及墨西哥布局,即考慮地緣政治將因AI快速發展,區域對立愈來愈激烈所採行的全球布局。馬來西亞新廠已預定明天舉行完工典禮;墨西哥廠面臨關稅的不確定因素,將先觀望一段時間,等明朗化再行動 。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