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廣達挾 AIoT 強攻智慧醫療!多應用落地 樂見2025年發展

本文共8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康瑋/台北即時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國內智慧醫療產業逐漸成熟,代工廠廣達(2382)作為AI領頭羊,也將人工智慧技術實際導入醫療領域,打造出多款涵蓋AI的應用醫療產品,而廣達旗下BU12事業部代表專員施博書透露,人口老化現象日益加劇,全球醫療資源也越發短缺,團隊運用深厚的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實力,以「運算設計」核心技術能力為基礎,已在智慧醫療領域打造出多項應用,而隨著應用陸續落地,自己也看好團隊在2025年將領先競爭對手在市場上取得更龐大的市占。

隨著近兩年AI人工智慧技術的問世,市場上也陸續出現各種全新的應用產品,並帶起驚人的討論聲量,而廣達主要負責智慧醫療布局的BU12團隊,也制訂出「提高效率」、「改善診斷」、「增強醫療保健可近性」、「風險預測」四大目標,持續推各種進階應用新品,施博書坦言,醫院即將面臨人力不足、醫療分布不均等問題,而團隊透過「AI物聯網」技術,打造出「心電圖量測儀、無限數位聽診器」等硬體應用,透過雲端連網的特性,將一部分資料交給AI來處理,化解「AI不會累但醫師會」的難題。

施博書表示,廣達跨足醫療領域已有數十年的時光,近年來憑藉AI技術的導入,成功提高國內醫療精準性,並且同時縮短救護的時間,她坦言,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讓很多以前無法實現的生活成真,也確實帶動整個市場的發展。而目前團隊已有多項應用成果獲得國內醫療院所採用,包括三軍總醫院在內,未來民眾享受到的醫療服務也將跟著全面提升。

施博書強調,團隊在「提高效率」方面,目標打造出各種能自動執行日常、重複性醫療任務的硬體設施,並藉此實際地提高國內各大醫療院所的服務效率,而在「改善診斷」方面,則是要透過搭載最新技術的硬體來協助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更加準確、且快速地完成診斷任務。展望未來,廣達將持續透過多項領先技術,繼續打造各式應用,並將其陸續導入更多的智慧應用場域,期盼在改變醫療環境的過程中,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健康新紀元,而自己也看好廣達將在2025年收穫滿滿商機。

廣達BU12事業部專員施博書。記者吳康瑋/攝影
廣達BU12事業部專員施博書。記者吳康瑋/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投資45億元!台北101宣布插旗台中 盧秀燕:誠摯歡迎
下一篇
南港 LaLaport 四天吸引逾20萬人湧入 網友點評優缺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