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工具人」創業獲華碩、研華老董投資!自由系統何能耐

自由系統獲得華碩投資10%。 王郁倫攝影
自由系統獲得華碩投資10%。 王郁倫攝影

本文共2049字

經濟日報 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自由系統」創辦人俞伯翰在學生時代因為懂電腦,時常被當「工具人」,創業時,自然而然選擇朝資訊託管服務業務(MSP),解決企業主IT系統軟硬體整合與資安問題,由於服務口碑好,2025年業績將挑戰4.7億元,成長6成,2025年底目標登錄興櫃,這家小公司接連獲得富爸爸研華跟華碩入股,有什麼能耐?

資訊託管服務生意特色是什麼?俞伯翰分享這行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拜訪一家泰國企業,對方總經理剛好遇到難題,剛採購的1,000台筆電開機10分鐘後WiFi就無故斷線,IT跟品牌商找了一個月都解決不了問題,工程師怪罪是新買的電腦有問題,狀況僵持不下,總經理就順勢拿此問題考他,他詢問一些狀況後,判斷是某國際網路品牌設備設定卡住,問題瞬間迎刃而解,也讓他露了一手功夫。

「企業常碰到這種三不管地帶問題!」俞伯翰說,不同的軟硬體進入單一環境,出問題很普遍,但企業主也容易認為,設備本來好好的,新東西一換上就不行,就是新設備的問題,供應商應該負責。

「但供應商賣電腦,哪裡懂公司網路設備?這些對我們來說不是大問題,但客戶可能會困擾很久」。俞伯翰說,MSP廠商其實就是在做「服務代工」的概念,幫品牌商執行服務,而且比他們更有效率。

自由系統創辦人暨執行長俞伯翰。自由系統提供
自由系統創辦人暨執行長俞伯翰。自由系統提供

自由系統除解決IT技術問題,現在也跨入硬體裝置訂閱制服務,俞伯翰說,愈來多愈多企業客戶接受這種支出可預測的模式,用租賃方式建置資訊系統,財務部可以按照公司人頭數估算費用,而不用因採購變動而無法預測。

另一個中小企業主痛點是:IT人力不足,IT被綁架或被拐的經驗太多。他解釋,中小企業往往不是買到「太好」的設備,就是買太爛又被迫追加,另外,工程師往往不願意更動,IT架構就被「綁架」。

若月付1萬多元IT服務費,就可有網路設備、AP、防火牆等機器設備訂閱方案,設備到位,架構彈性維運,支出又固定,不必找IT人才,成企業解方。

不先從供應商角度推薦買商品,而是先看客戶硬體架構環境,把問題搞定後,再來思考優化建議,是一家自由系統的客戶私下分享,俞伯翰做生意時的優點。所以該客戶從亞洲去美國擴廠時,也邀自由系統去服務,可惜目前他們尚未擴張業務支援力至美國。

許多國際客戶開始要求供應商必須確保資安,當員工電腦維修或出差時,筆電資料管理到存取模式都必須符合資安規範,擅長資安管理的自由系統也接到不少委託。

俞伯翰甚至自己親自考證,取得資訊系統安全認證專家(CISSP)證照,他透露,2008年剛出社會沒多久,就想創業,當時為了省錢也為了快速,就把父親賣麻糬的公司登記拿來用,所以公司成立日期比他創業資歷還久。

從小客戶服務起,自由系統靠口碑逐漸壯大,許多創業初期的客戶至今都還在,如生技公司亞諾法、歌手周杰倫的杰威爾音樂JVR Music都是合作18年的老主顧。

「雙華」股東加持 研華與華碩先後入股

三年前,俞伯翰幫研華解決網路遭駭問題,技術力被看見,意外獲得研華跟華碩先後投資,在兩家富爸爸加持下,自由系統目標今年登錄興櫃,2026年將申請掛牌。2024年這家技術服務公司營收2.91億元,2025年目標衝上4.7億元,業績大增6成,公司正預備公開發行。

現在客戶200~300家,平均每家每月訂閱制貢獻4萬元,但客戶正逐漸從10~20人規模的小型公司擴張到中大型客戶,兩家大股東加持讓大型客戶更放心。

促使研華決定投資自由系統,起因卻是2020年一次駭客攻擊。當時微軟幫研華找來自由系統協助,俞伯翰無意間跟研華投資部聊天後,認識了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兩人一談如故,劉董給俞伯翰一個功課:寫出一份「2030年營運企劃書」(BP),劉董看完後沒多久就決定投資自由系統20%股權,而華碩後來也投10%。

「2008年創業以來,我們發現技術服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俞伯翰說,除台灣之外,現在他們也插旗新加坡、泰國,後者因為對資安管理服務積極,自由系統獲得BOI的核准可以成為百分之百獨資的公司進入泰國市場,替在泰台商做工廠資訊系統管理。

俞伯翰表示,自由系統專注「主動預防」工作,因為很多問題源自IT本身,就像不注意身體健康就容易生病,很多資安問題的發生是源自IT來不及顧或不夠熟悉,如果有找專業處理,企業系統就會穩定安全,發生大問題的機率就降低。

因此自由系統會專注於替客戶「提前問題發現」Proactive,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用人不多,也獲得泰國BOI核准為100%外資公司。看好台商到泰國投資設立分公司時的MIS託管商機,自由系統今年也積極出海尋求市場機會。

俞伯翰坦言,台灣在軟體業發展不如硬體實力堅強,因此他思考自由系統應該用「服務出海」,軟體可以買第三方的,但自己會開發許多便利的軟體工具,今年期望人力增加60%,但客戶數跟員工人數不需要等比成長。

華碩資深副總裁暨自由系統董事林宗樑是華碩代表董事,他表示,他接董事開會時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客戶離開過你們?」發現除了客戶倒閉,幾乎百分之百客戶都繼續合作,這個問題可以凸顯公司的能力,因為對企業來說IT人才不好找,除非第三方伙伴服務差,不然客戶不會想要變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力抗關稅股災紛擾 新光三越母親節檔期業績拚增7%
下一篇
金價一路飆高 封測業不忍了 頎邦、南茂開漲價第一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