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雲端、邊緣 AI 聯發科卡位新商機

本文共68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當年市場剛迎來5G浪潮時,聯發科(2454)掌握先機,打下一片江山,如今已是全球5G手機晶片出貨量龍頭。隨著近年AI市場火熱,聯發科也不會錯過,雙手各握雲端與邊緣AI應用產品,再度卡好位,要大搶相關商機,成為營運新一波動能。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先前提到,中長期來說,無所不在的AI趨勢將持續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例如近期發布的DeepSeek R1與Qwen 2.5 Max模型,使用有別於傳統擴展定律的方法和技術,更高效地訓練AI模型。透過這些方法,以及像Llama與其他開源模型,相信此趨勢會加快AI普及化腳步。

另一方面,業界將持續追求通用人工智慧和超級AI,因而仍需更高運算能力。

蔡力行強調,對於上述發展持正面看法,並相信聯發科在AI普及化趨勢中,無論是在邊緣AI或在雲端AI,都能透過優異的技術獲益。

蔡力行表示,奠基於聯發科歷年累積的關鍵技術,整合強勁的CPU、GPU、NPU,提供一系列為邊緣AI裝置優化的系統單晶片。該公司將積極與全球客戶合作,開發更多邊緣AI裝置,以帶動旗艦手機、車用、安謀(Arm)運算,及物聯網產品線的成長,其中部分新專案將於今年底前量產。

另外,在車用平台領域,聯發科與輝達共同設計的高階智慧座艙方案,預計將在今年送樣。

雲端AI方面,針對企業級客製化晶片領域,聯發科指出,該公司開發業界領先的資料中心AI加速器解決方案,並在全球多個展會中展示下一世代資料中心AI晶片所需的先進共同封裝光學(CPO)及224G SerDes等技術,大受好評與矚目。

蔡力行預期,聯發科AI加速器ASIC業務,將有潛力從2026年起貢獻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025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即將在3月18日開展 主打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
下一篇
美光 DRAM 封測擴大委外下單大增五成 力成營運吞補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