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42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日產汽車與本田合併協商恐破局,鴻海(2317)被外媒點名有意出手收購日產,雙方建立新的合作關係,但鴻海最終能否與日產有進一步發展,不光只是收購價格「錢的問題」,還有兩大障礙得先跨過。
日經新聞分析這兩大障礙,包括:第一,日產與本田先前簽訂的合作備忘錄(MOU)中規定「獨占交涉義務」,也就是規定若有哪一方脫離合併協商,和第三方展開新協商,需支付1,000億日圓違約金。
一旦日產與本田中止合併協商,且MOU被廢除,所謂的「獨占交涉義務」限制將消失,鴻海將無需採取強硬手段來和本田爭奪日產,將讓鴻海更易於進行收購。
第二是營運高層的想法。日經引述某位鴻海關係人士表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向周遭告知,「不想和日方產生摩擦」。
而且劉揚偉的想法是專注在代工製造,不涉入品牌經營,因此,鴻海若與汽車品牌日產合作,雙方如何把品牌與代工製造區隔開來,恐怕才是重點。
日經認為,鴻海與日產合作有兩種發展情境,其一是鴻海採取「熟柿策略」,也就是靜觀決定自主重建的日產動向,以援助者的身分、在必要的時候和日產進行合作。
另一種情境為鴻海採取重視速度感的收購,因為在日產和本田進行合併協商之前、就曾傳出鴻海可能在未經日產同意下,對日產實施股票公開收購。
分析師則認為,鴻海和日產合作,有望打造強大的亞洲電動車供應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