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創見打磨10年,穿戴攝影機成世界5強,熱播韓劇帥氣配備出自台廠之手

本文共1687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為了延伸記憶體模組技術,創見10年前選定發展行車紀錄器,以及穿戴式攝影機兩大產品,沒想到意外獲得台韓警消單位青睞,如今更已名列全球前5大品牌之列。

作者:楊喻斐

韓劇《黑帶出勤中》男主角金宇彬,每次帥氣登場時總是全副武裝,胸膛上所配戴的正是台灣廠商創見資訊的穿戴式攝影機。根據《財訊》雙週刊深入了解才發現,創見並沒有贊助該劇組,但韓國卻是這項產品賣得最好的市場。

台灣記憶體模組廠近年來紛紛力求轉型,創見10年前決定將記憶體產品往外拓展,鎖定發展的行車紀錄器、穿戴式攝影機均是NAND Flash記憶卡的延伸,希望可以建立自有品牌,同時具備是高品質產品的市場。「老實說剛推出來時,能不能成功還真的不知道!」創見內部人士透露。

創見於2013年底正式上架自有品牌行車紀錄器,初期開發產品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對於業務團隊卻是一大挑戰,因為與既有熟悉的通路完全不同。所幸在獲英國專業雜誌報導評選為Best choice之後,加上德國法令鬆綁,逐漸在歐洲市場打開知名度。

2015年,創見又推出新產品—穿戴式攝影機,俗稱密錄器。創見採用索尼的CMOS感光元件,以及台灣廠商的玻璃攝影鏡頭、影像處理控制器等,然後加上Wi-Fi、紅外線等功能,並順利通過美國軍規的抗震標準。創見董事長束崇萬自信地說,「台灣的消防隊、海巡署等單位以及台南警察局都是採用我們的產品,我們這個產品做得非常成功,防水、耐用,重點是電力長達24個小時。」

延伸記憶卡市場 熱銷韓國

從6年前開始,創見的穿戴式攝影機獲得台灣新生代警察青睞,「他們都自掏腰包買啊!」束崇萬說,為了回饋台灣本土的警消人員,每年的警察節還會推出團購的優惠價。

「現在台灣政府機關的採購要求必須台灣製造,不能用中國製的產品,有很多中國廠商來台灣洗產地,但我們真正是台灣設計開發、製造生產,包含軟體也是。」束崇萬強調,相較於台灣,海外賣得更好,現在最大的外銷地區是韓國。

韓國的消防設備並非集中採購,創見的業務團隊必須每個小分隊逐一去敲門,然後介紹產品。同時,創見也在韓國消防專刊上面刊登廣告,增加曝光度,讓不少客戶主動找上門。

《財訊》雙週刊指出,最特別的是,韓國近年來開始要求建築施工人員配戴穿戴式攝影機,由韓國大型的建築業者如三星集團率先施行,讓每位現場工人的安全帽都能安裝。為了這樣的特殊規格,創見配合客戶進行客製化設計,沒想到從此之後,韓國市場的需求成長速度更快。

10年磨劍後,創見已成為全球穿戴式攝影機前5大供應商之一,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國的Motorola、AXON、日本Panasonic、英國Reveal等國際大廠。現在創見手上有許多專案與訂單需求,應用場域包括菲律賓的機場保全人員、馬來西亞的警察局等等,因為東南亞國家益發重視人身安全防護以及完整的證據保全。

不打價格戰 力拚軟體服務

創見不諱言,遇到愈來愈多來自中國廠商的價格競爭,但堅持不打價格戰,勝出的關鍵是來自於產品的軟體服務,尤其是層層加密的功能,讓每個裝置的儲存系統都需要有密碼才能進入,也不能輕易上傳網路。另外,新開發AI功能,包括臉部辨識、車牌辨識等,幫助客戶快速找到需要的影片紀錄。

創見穿戴式攝影機的鏡頭畫素規格為500萬畫素,解析度為2K,與4K的高階產品有不小的差距,單價也差了好幾倍。創見也向《財訊》雙週刊強調,公司核心技術是記憶體模組,重要是資料儲存與保護,不斷追逐硬體規格的提升不是最主要的策略。其實從亞馬遜購物網站上即見到不少消費者的反饋,都有不錯的評價。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MRFR預估,2024年至2032年之間,穿戴式攝影機產值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6.4%,從7.9億美元成長至26.6億美元的規模。創見看好該產品線的成長性,目前已占營收比重1成之多,毛利率也超越平均水準。在默默耕耘近10年的時間之後,創見終於在新市場開始收割成果。

延伸閱讀:

中國崛起、AI創新 生技圈兩大焦點!摩根大通年度健康醫療大會 併購案最受矚目

台灣光罩串聯子公司 鎖定自動化製造!波若威入主7年,站穩既有業務尋找新機會

觀光推升營收瞄準多元利潤!日本鐵道經濟新藍圖 不動產成新利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分析師獻策 鴻海鎖定車用零件
下一篇
緬甸台商分析 大地震屬山區應無台商設置工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