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大立光營收寫最強元月 前兩月業績有望優於2024年同期

大立光元月營收逾49億元,寫同期最佳成績,圖為董座林恩平。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立光元月營收逾49億元,寫同期最佳成績,圖為董座林恩平。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9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大立光(3008)昨(5)日公布元月合併營收49.48億元,雖然月減12%,仍是歷年最旺的元月,年增11%。展望後市,大立光表示,2月拉貨動能將較元月下滑,惟今年前二月業績將優於去年同期,維持日前法說會展望。

大立光昨天股價收2,810元,上漲35元,三大法人同步買超。累計今年以來,三大法人買超621張,目前外資持股比率為32.98%。

近期非蘋陣營新機齊發,旗艦機以三星的S25系列最受關注。法人指出,受惠手機鏡頭規格升級,加上亞系客戶在本季旗艦新機發表,看好大立光本季營收有望年增逾一成,為五年同期最佳。大立光不回應法人預估的財務數字。

日前法人問及本季出貨手機進展,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未談及單一客戶訂單動態,僅透露:「主鏡頭高規格的手機我們幾乎都有做。」

談及2025年智慧手機規格升級進展,林恩平說,AI手機、折疊手機及薄形手機的開案量都有增加,其中,AI手機帶動前鏡頭走向Under Display(營幕下相機)趨勢,鏡頭壓低、且光圈放大,但今年不會啟動(kick off),薄形及折疊手機目前都已在銷售中,這兩種挑戰較大,對大立光附加價值也較高,折疊手機的鏡片數不多,但設計比較刁鑽。

外界預期,蘋果與三星今年都將推出超薄機身設計新機,相較於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智慧手機厚度約7.8至8.5毫米之間,超薄手機厚度若如傳聞來到6毫米的高技術門檻,包含處理器、鏡頭、散熱模組等三大零組件規格,都需朝薄型化設計,此更高技術門檻將帶動供應鏈迎來更好的毛利率。

展望中長期營運,法人預期,雖然非蘋旗艦機漲價對銷量影響仍待觀察,不過,Apple Intelligence將陸續導入全球,AI效益可望提振換機需求,加上蘋果2025年多款新機問世及光學鏡頭升級路徑明確,看好下半年鏡頭供應鏈營收成長可期。

另一方面,林恩平日前首度證實,人型機器人已送出產品並通過驗證,目前不只一家客戶,至於工業機器手臂正設計中。

林恩平表示,機器人、機器視覺等應用多以5P(五片塑膠鏡片)為主,規格沒有手機高,但人形機器人有加防撞、夜視等需求,目前大立光已參與其中,且不只一家客戶,大立光將以模組方式出貨,目前正測試後段軟體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黃仁勳:通用機器人時代來臨 端出全球首款基礎模型
下一篇
輝達:AI 客戶需求驚人 黃仁勳強調算力「正前所未有飆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