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8字
生成式AI推動產業革命,也讓新創轉向數據驅動為主的創業方向,但算力成本高是個大問題。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6日指出,他看到台灣面對AI的三個挑戰,包括「沒有數據、算力不算國力」,呼籲政府給予數據驅動的新創算力補助,積極鼓勵擴大AI應用面。
簡立峰今天參加2024遠見高峰會,與台北市長蔣萬安、iKala執行長程世嘉一起參與「智慧台灣 厚植AI產業沃土」專題論壇。蔣萬安特地提到台北市服務熱線1999每月有10萬通來電,導入AI分析需求,以及利用AI計算,讓台北市YouBike在密集使用熱點不缺車、能還車。台北市也鼓勵新創創業,提供租稅等相關的優惠。
簡立峰表示,生成式AI最適合應用的領域,包括零售、客服、電信等領域。台北市1999專線每月有10萬通的來電,等於市民有10萬個問題,相關的語音數據都會產生價值,可以用來提升市民生活體驗。
簡立峰表示,台灣面對AI有不少機會,但也有三個挑戰。AI科學是數據驅動的產業,雖然算力即國力,但沒有數據的算力並非國力,台灣的第一個挑戰是在數據領域中,掌握「台灣的繁中模型」的程度不夠,許多繁體中文的內容是簡體轉成繁體中文,要讓世界注意到台灣文化、台灣認知,需要台灣的數據。
第二個挑戰則是知用落差,官員、企業主管都知道AI很重要,但場域中卻沒有超級使用者,台灣可以用AI的情境太少,就是一種落差,也是一個挑戰。
簡立峰特地對參與座談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加碼請求」,他坦言自己從Google退休後一直積極支持新創,但是新創遇到的卻是最空前困難的時候,過去網路時代的素人可以創業成功,因為新經濟的門檻很低,這一次的門檻對新創來說「很高」,因為缺少算力。他呼籲算力「非常、非常重要」,沒有十張卡,連開始都沒辦法,希望台北市可以幫助新創取得算力,讓數據為主的新創有機會發展應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