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61字
文/郭逸
今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雖然因為颱風延後兩天開幕,但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三房次女王瑞瑜主導的台塑新智能,和王永慶二房長女王貴雲創立的長庚國際能源,兩家公司同樣生產電池芯,這一天在國際展場正面對決。(編按:原文首刊於10月4日)
王瑞瑜主導的台塑新智能,去年四月間宣布,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台灣第一的電池芯廠;國際智慧能源週第一天,台塑新智能宣布,這座2.1GWh磷酸鋰鐵電芯及模組廠第一期完工落成,11月正式量產,2025年全產全銷目標不變,包括半導體廠的UPS電池、美國AI資料中心、電動大巴都已成為客戶。
同時,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捎來另一個好消息,全固態電池研發也有新進度,試製生產線10月起將分兩階段陸續完成。
今年,台塑新智能在國際智慧能源週的攤位,結合數位影音打造「電芯走廊」, 首度呈現彰濱電芯廠製程技術,展場以實驗室互動概念展示全固態電池的高安全性及應用範疇,透過現有成熟產品線及下世代技術展現多元前瞻佈局, 全面覆蓋當前新能源市場需求及未來趨勢。
王瑞瑜指出,彰濱廠2023年動土以來,歷經超過500個日子、近17萬人次施工,團隊日夜兼程、投入無數資源,成為全台灣最大規模且高度自動化的鋰鐵電芯生產基地,包括「合漿、塗佈、輥分、切卷、組裝、烘烤、注液、化成」八大工序全程在地製作,補齊國產電池產業鏈最重要一塊拼圖,大幅提升台灣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王瑞瑜認為,儲能、電動運輸及新興能源技術進化速度驚人,市場對創新解決方案的需求潛力巨大,面對迅速變化的產業格局,台塑新智能深耕關鍵技術並積極提前部署,已購置彰濱24.83公頃土地,展開電芯及模組廠第二期前置作業,預計一、二期總產能將擴建至5GWh以上,且同時建設電池回收廠以完備循環經濟體系。
展場另一頭,系出同門長庚國際能源也亮相
和台塑新智能攤位相隔一百多公尺的另一頭,王貴雲創立的長庚國際,也在展場亮相。
事實上,長庚國際2005年成立,是台灣第一批鋰鐵電池業者,前身為宏達國際能源,2009年更名至今15年;相較從國外或中國技術移轉,長庚國際一路自主研發,進展雖然緩慢,卻也建立深厚的的在地化技術基礎。
去年十月底,長庚國際發布訊息,除了啟動電池芯擴廠計畫,還強調要「問鼎台灣電池芯龍頭」。據了解,長庚國際目前在新北市樹林區的電池芯廠年產能約150MWh,今年可望倍增,2025年也已規劃在桃園市觀音區建廠,初期產能3GWh,2027年還有二廠落成,再添3GWh的產能,屆時電池芯產能將暴增至6.5GWh。
近期,立德集團(3058)發佈訊息,旗下子公司立德新能源和長庚國際簽訂合作協議,攜手投資興建40MW的E-dReg儲能案場,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始動工,明年就能完工驗收,也算是長庚國際的重要一役。
鋰電池需求暴增,兩家公司齊搶商機
雖然姐妹佈局電池芯都選擇鋰鐵電池,但封裝方式有別,台塑新智能搶攻方形,長庚國際則要做軟包。業內人士指出,在電動車及儲能系統都能找到方形電池的蹤跡,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鋰電池;而軟包電池過去常用於手機等3C產品,未來若要放在電動車或儲能設備,就得克服碰撞導致的安全性問題。
無論是方形或軟包,根據預估,全球鋰電池需求從2021年到2030年將飆升14倍,屆時台灣鋰電池每年需求量將高達7.2GWh,台塑新智能、長庚國際能源才會群起搶食商機大餅。
不過,相較其他國際大廠,如中國的寧德時代、南韓的LG或日本的Panasonic,電池芯產量小巫見大巫;但如同王瑞瑜去年在彰濱廠動工時提到,台塑新智能的電池芯廠產量雖然微不足道,「台灣還是要有這樣的技術,不能只跟國外進口。」
無論是台塑新智能,或是長庚國際,發展電池芯,都是為了完成王永慶的新能源未竟之夢,誰真能問鼎國產電池芯龍頭?市場高度關注。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