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48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國產(2504)集團1日宣布,與崇越集團子公司建越科技合資成立重置資源科技,將以台積電(2330)及半導體廠廢污泥、廢玻璃為再生混凝土原料,搶攻國內低碳混凝土市場商機。
重置資源科技總經理林嘉政指出,第4季就可以開始出貨,預期每月再生混凝土出貨量將達8,000至1萬立方米,全年出貨量至少20萬立方米,新公司目標今年力拚損益兩平,明年度EPS將有機會挑戰2.5元,目標希望在五年內可以掛牌上櫃。
ESG創舉與再生混凝土的潛力
國產建材實業集團董事長徐蘭英指出,國產與崇越科技集團建越科技共同成立的重置資源科技,無論在科技業、還是建材業,都是一項卓越的ESG創舉。因為全球AI需求,台灣成為AI晶片供應鏈的核心矽島地位,但是這些高端的晶片生產之餘,也會產生晶圓生產時的副產品,這些副產品除了須要循環經濟回收之外,裡面達到奈米級的矽料也是非常好的混凝土與建材原料。
徐蘭英表示,國產建材集團在十多項相關的專利技術基礎上,與建越科技進一步研發出兼顧建築結構安全的再生混凝土等系列產品,短期內按照法規,供應給適當的工程需求,可解決目前非結構混凝土不足的問題,長期則持續進行高端研發,將這奈米級的原料,發揚光大到各種建材的最佳應用領域。
低碳產品應用與市場
國產建材執行長、重置董事長吳志仁表示,重置資源科技的成立,不僅是國內的創舉,更是AI發展時代所帶來低碳產品的應用,再生混凝土不僅因應「資源循環促進法」規定、營建工程需要使用一定比例再生骨材,也協助營建業及科技相關產業,共同達到減碳與資源循環的目標,透過再生資源循環經濟,開啟當今低碳時代循環經濟的新篇章,也為國產與建越等兩大集團帶來未來潛在的低碳市場龐大商機,同時讓營建客戶符合綠建築法規申請更多的容積獎勵。
國產表示,台灣因為擁有台積電等強大的半導體供應鍊,成為此波全球AI浪潮的矽島生產重鎮,以高端的矽晶圓、加上不斷領先推進的奈米技術,讓目前多數的AI晶片都從台灣出口到全球。
綠混凝土環保優勢
國產擁有縝密的科技行控,充分掌握科技建廠需求,與科技業形成一種緊密的伙伴關係,而且因應2050淨零碳排、環境部將預告的「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將「廢棄物」轉變成「廢棄資源」,優先循環再利用。
國產說明,重置資源科技與國產建材合作,將可提供綠建築裡關鍵的綠混凝土產品,採用水淬高爐爐石、飛灰等再生材料,加上高效減水劑,以耐久性為核心的「綠色設計」理念,降低能耗和物耗,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綠混凝土已通過英國BSI產品碳足跡第三方驗證,在相同工程需求下,每立方米綠混凝土的碳排放量成功降低46.62 %、達240.928 kgCO2e,以華廈建案為例,若使用4,000立方米綠混凝土,減碳效果可達841,772 kg CO2e,相當於2.16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的吸碳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