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80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台積電日前首次發布《人權報告》、《永續影響力評價報告》,同時結合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與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編製《氣候暨自然報告》,並持續更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行動報告》、《重大性分析報告》,透過多元的主題式報告擴大揭露ESG資訊,體現永續共好價值。
在人權報告書中,台積電資深副總暨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表示,主因是呼應國際趨勢,台積電重新調整人權範疇,從傳統勞工權利延伸至環境議題,受影響對象亦從工作者擴及社區,並涵蓋大數據時代下、人工智慧可能造成員工與客戶等陷入個資與資料使用不當的隱憂。
何麗梅表示,面對多元且新興的人權議題,台積電採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建議的六大面向,辨識顯著人權議題,發現因應快速成長的半導體市場,更迅捷的創新需求可能帶來多變的工作張力與壓力,開放型管理模式與工作生活平衡成為需優先精進的作為;水資源與化學品是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資源,但用水衝突與汙染議題可能對社區產生環境衝擊,讓綠色化學品與再生水的推動腳步從未間歇;採購需求衍生的人權衝擊,促使我們戮力實踐負責任的採購者角色,帶動供應鏈邁向永續發展。台積公司深刻體認人權應包含 ESG 面向,並將員工、供應商/承攬商、客戶、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納入考量,讓人權成為永續經營與決策的關鍵衡量點。
台積早在民國104年即成為「 負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Business Alliance, RBA)」 會員, 建立 完整管理機制與調查流程,各廠區皆執行RBA「驗證稽核流程(Validated AssessmentProgram, VAP)」,同時要求供應商符合人權、衝突礦產管理規範,進行永續性風險評估,並影響關鍵供應商加入 RBA。
民國112年,修訂《人權政策》,成立人權工作小組,依循《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ited Nations Guiding Principles on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UNGPs)》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責任商業行為盡職調查指南》,打造接軌國際的盡職調查流程、追蹤機制、減緩與補救流程及申訴管道,於營運過程與上下游的商業關係中,盡可能避免人權衝擊發生。
同年,台積電更首次針對員工人數占比最高的營運與研究發展組織,進行匿名的「職場人權氛圍調查」,高度重視同仁身心健康、 健康與安全、薪資與工時、騷擾四大議題。同時,也設計與發布供應鏈人權議題補充問卷,全面性進行供應商人權盡職調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