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8字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攜手公益夥伴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本周抵達日本熊本縣參訪熊本大學及菊陽町,進行社區照護議題交流,分享在台灣高齡醫學上企業與大學的合作成果。在實地走訪熊本縣菊陽町社區後,也期盼未來能透過與熊本大學的合作,將基金會在台灣的科技應用及與醫院的合作模式協助當地社區的長輩照護。
張淑芬、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及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等一行人於17日赴日與熊本大學校長小川久雄、副校長富澤一仁、大谷順會面並與熊本大學「長壽與代謝調節中心」 、「長壽醫療研究所」交流。
本月18日由熊本大學校長帶隊,一行人前往 JASM 熊本晶圓廠所在的菊陽町進行社區訪視,菊陽町是一個距離熊本市 15 公里,4 萬多名居民的人口老化小鎮,熊本大學積極與當地醫療院所建立完善的醫療照護網路,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此行亦將熊本大學的小兒醫療資源串聯到 JASM 熊本晶圓廠,讓員工與家人們獲得照顧。
兩日的研討會中,慈善基金會分享已於台灣多處社區落地的三角模式,其中的三角分別是企業、醫院及社區,透過整合企業志工及醫療院所的資源共同照顧社區,不僅讓醫院獲得資源、社區的照護量能提升,也藉此讓企業的員工經由志願服務獲得價值感。
例如陽明交大連結台灣社區建立銀髮健身俱樂部,依關渡醫院專業指導,引進專業運動指導員及抗老化肌力型運動器材,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號召長期關懷長者的社區志工團隊至據點進行服務,以延緩老化失能為目標活絡社區關懷氛圍。
陳亮恭也進一步分享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模式中關渡醫院的角色經驗及交流台灣的高齡照護現況,熊本大學由「長壽與代謝調節中心」山縣和也主任分享日本高齡化現況,以及在超過2,000人瑞的熊本縣,高齡醫學、失智症及銀髮照護三方面成功建構的社區照護系統。
張淑芬表示,很高興此次熊本之行不僅把台積慈善基金會社區照護模式推廣至海外,同時也能串連在地資源照顧員工。不論台灣或日本,面對高齡化社會,照護服務與智慧醫療需求正逐年擴大,偏遠地區長者的照顧備受挑戰,未來期盼更多企業能響應與優質大學及醫療院所的合作模式,共同照護社區,不僅為弱勢長者提供完善、有品質的照護,同時藉由投入服務創造更多企業志工的價值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