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台大醫一分鐘抓「癌王」 胰臟癌磁振造影 AI 辨別8月上線

本文共1205字

經濟日報 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胰臟癌被醫界稱為癌王,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5年存活率10%,是國人第七大癌症死因,尤其無症狀且2公分以內腫瘤不易發現,讓人聞之色變,但2公分以內腫瘤治癒率高,為拚早期發現,台大醫院將於8月上線世界首創AI自動判讀胰臟癌醫材,一分鐘就能辨別肉眼看不到的腫瘤,嘉惠癌友。

台灣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有20%超高齡人口,生策會指出,高齡經濟規模上看3.6兆元,期望推動健康不長照,舉辦第一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邀全台醫院展出各種智慧輔助診斷醫材,如老人憂鬱症失智率預測、口水吞嚥老化診斷、胰臟癌磁振造影AI辨別等等,從多面向做到高齡長者健康照護,不過目前上述醫材都非健保給付項目,且各醫院有各自開發的AI工具,也是現今AI醫療發展仍須克服的挑戰。

台大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廖偉智指出,40%的電腦斷層影像用肉眼無法辨識有無胰臟癌腫瘤,2公分以內胰臟癌腫瘤更適合AI判斷,精準率高達90%,且2公分以下胰臟癌治癒率達8成,故台大跟健保署示範計畫合作,運用全國資料庫訓練AI,順利取得TFDA認證,在主管機關核准下,8月該服務將正式上線,成為門診自費檢查項目。

廖偉智表示,除健康檢查外,也建議有危險因子或家庭狀況需做電腦斷層患者,可以一次順便做AI胰臟癌檢查,AI醫材可以輔助人力不足之處,在台大醫院內上線後,未來也會評估跟PACS系統整合商合作授權對外經銷。

廖偉智表示,AI醫材常見的挑戰往往是在醫院內測試都很精準,但到院外正確度降低,主要是因為各醫院操作設備不同,現場有各種變數如病人會動,姿勢不佳,以及該院沒有篩選資料就丟AI分析等等,故台大這次是用全國未篩檢影像3,000多張去訓練,突破這些挑戰達到90%以上正確率。

由於65歲以上高齡長輩得憂鬱症,失智風險大增,故榮總也推出腦波及正子造影判讀AI模型,協助檢測長輩憂鬱狀況,並經顱磁刺激科技,針對高齡憂鬱患者提供治療活化腦部,榮總李正達教授指出,憂鬱症患者失智機率是平常人2~5倍,65歲以上憂鬱症患者2年內失智機率高,故iTBS療法可以改善大腦活性,緩解憂鬱症狀。

各醫院都陸續推出AI門診及AI醫材,未來患者如何因應?李正達教授指出,患者對AI門診接受度普遍很高,但確實因各醫院都有不同資料庫並研發自己的AI工具,故患者未來要看該院資料庫完整性,他相信5年後或將有特定廠商推出AI套裝服務,滿足多種疾病AI輔助工具需求。

成大則在高齡健康博覽會發表口水吞嚥聲音AI分析APP搭配電子聽診器,只要錄製喉嚨30秒吞口水音檔,就能運用AI分析是否有口腔衰弱症。提早知道長輩是否有吞嚥力衰弱問題,準確率達80%,成大主任蘇慧真表示,過去必須用內視鏡從鼻腔深入,或做吞嚥攝影,此次利用訓練AI聽聲音判別,歷經2~3年時間收集異質性患者聲音數據並訓練AI,目前將先在院內吞嚥門診使用,下一階段會開發家用聽診器,搭配貼片,推出居家健康套裝產品,目標準確率下一步朝90%邁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特斯拉新 Model Y 交車爆量
下一篇
吳東進揪團買新光三越股權 吃下日方股東二成股權 與吳東亮之爭埋下伏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