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工研院攜手寬量國際 以眾人之力支持生醫之星

本文共11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即時報導

工研院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今(14)日宣佈與寬量國際簽署「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策略夥伴合作協議書,不僅將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還將共同匯聚優秀的生醫新創團隊,進行一系列的平台鏈結和合作,並於不同的專業領域進行媒合。期盼透過寬量國際經驗輔導,對接國內外資金動能,助生醫新創穩健發展,力促立足臺灣市場、布局全球商機。

工研院2023年起致力推動建構「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攜手國內資本市場在生醫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從「人流、金流、資訊流、經驗流」四大面向切入、同時推進,尋找、輔導國內適合的生醫新創團隊,提升其研發能量,透過導入資金動能,幫助生醫新創加快商品化腳步,盼能完善智慧醫療生態系。「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繼中華開發資本加入後,第二家「寬量國際」也正式加入,預計在這兩大重要生醫資本基金的支持下,「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將成為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的重要推手。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長期深耕生醫產業,持續看好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潛力與契機,期望透過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個完善且有系統的生醫新創生態。這次寬量國際的加入,顯示外資或是資本市場其實都已逐漸重視臺灣的生技產業潛力。此外,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也持續透過成功創業家及國際大廠,打造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平台,加速生醫新創的產品開發和應用腳步,進而逐步鞏固和擴展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站穩臺灣市場、布局全球商機。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在致詞中表示,工研院為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在技術研發及輔導新創團隊的產業成果有目共睹。過去臺灣產業的成功,其實後面都有重要的造浪者,寬量國際希冀透過「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與工研院強強聯手,將扶植協助此波生技浪潮中乘風破浪的企業家及新創家,以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將浪頭上的企業家與新創家推向國際市場並跟上國際浪潮。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亦指出,臺灣醫療產業規模雖然尚小,但仍極具潛力發展優勢,尤其從2021年起,臺灣生物科技指數大幅超越香港和美國,也表示臺灣生技產業已是下一波國內外投資人的潛力聚焦主軸。所以鼓勵生醫新創積極開發產品核心優勢,隨著開發項目進程推進至後期、進入授權或上市將會加速增加市場價值。

工研院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以來,發展馬不停蹄,2023年11月先是獲得中華開發資本加入,隨後宣布擴大籌組,12月舉辦「智慧醫療跨域創新高峰論壇」,吸引到美國波士頓生醫加速器SmartLabs、生命科學服務大廠美商「思拓凡(Cytiva)」、寬量國際、台杉投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產業夥伴支持。今年第一季更舉辦平台第一場小聚,邀請到AI智慧醫療及醫材業者專題分享,吸引了資本市場、生醫新創等35家廠商共襄盛舉。現在進一步獲得寬量國際參與平台,成長速度有望裝上「雙引擎」,加速新創創造新價值,開創下一輪生醫新格局。

工研院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第二家生醫資本基金「寬量國際」正式加入,...
工研院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第二家生醫資本基金「寬量國際」正式加入,日前並舉辦專題演講,希望加速新創創造新價值,開創下一輪生醫新格局。左起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呂瑞梅、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宣佈攜手寬量國際簽署「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策略夥伴合作協議書,期盼透過寬...
工研院宣佈攜手寬量國際簽署「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策略夥伴合作協議書,期盼透過寬量國際經驗輔導,協助生醫新創穩健發展,立足臺灣市場、布局全球商機。左起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圖/工研院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配合大甲媽祖遶境 台鐵加開34列次
下一篇
遠東新增資美國聖體市 PTA/PET 一貫廠 金額達3億元以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