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台系 IPC 業者擴產避地緣政治風險 東南亞製造成重要選項

本文共8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即時報導

近年台系 IPC 業者供應鏈變遷情勢漸明朗,地緣政治因素與配合在地製造政策都是導致生產基地變遷的重要因素。 DIGITIMES 分析師申作昊觀察台系 IPC 業者在主要地區國家營收變化,以歐洲地區營收較2022年增加8.7%成長幅度最高;另一方面,新南向市場(包含東南亞、印度)崛起,成為台系 IPC 業者在地製造趨勢下,重要的海外布局據點。

申作昊指出,中美科技戰未見停歇,地緣政治成為影響客戶採購考量的重點因素之一,部分 IPC 業者表示客戶對「中國製造」、甚至是「台灣製造」產品提出疑慮,要求業者增設海外據點。IPC 業者早於2020年開始調整中國產能比重,近兩年除在台灣增加產能外,也開始增加海外製造據點,使其得以應對不同地區客戶需求。

申作昊提到,IPC 業者在美洲地區營收受惠於美國景氣觸底回升、大型公共建設計畫陸續啟動而增長,2023年地區營收達新台幣903.5億元,佔總體營收32.8%。而美國政府近年鼓勵在地製造,使得 IPC 業者開始在美國布局產能,其中包含 IPC 龍頭業者研華,以及網安 IPC 業者如立端、廣積,在2023年後都有設廠、擴廠規畫。

此外,東南亞與印度近期製造業表現大幅成長,除人力成本相對便宜外,諸多科技業者於東南亞布局製造據點,也帶動當地 IPC 需求。IPC 業者積極規劃新南向策略,包含研華擴大印度據點,同時與東南亞業者洽談代工業務;樺漢與母集團鴻海在馬來西亞、越南駐點,欲打造東南亞整合製造中心;友通配合母集團佳士達在越南廠彈性生產,以因應客戶在中國、台灣以外的需求。

申作昊表示 IPC 業者生產據點的布局,經常透過與母集團的海外生產據點進行產能調整,或者透過購併,直接取得當地產能,如樺漢收購 NCR 的匈牙利布達佩斯廠等,都是 IPC 業者透過購併擴充海外產能重點案例,因此,申作昊認為海外生產據點布局也將成為大型 IPC 業者收購的重要評估因素之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面板驅動 IC 價跌趨緩金價漲 中國補貼、美中關稅成變數
下一篇
陸傾銷特定鋼品及啤酒對產業造成影響 財部須決定是否課臨時反傾銷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