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工研院跨域攜手其陽、廣運 雙管齊下提升產業競爭力

本文共805字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即時報導

工研院創新晶片端散熱技術又有新突破!2023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3)中,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補助下,工研院結合國內大廠其陽科技(3564)、廣運機械(6125)聯合發表「 千瓦級HPC 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Two-Phase Immersion Cooling)」,針對其陽科技SCB-1946網路伺服器進行優化,再導入廣運機械的腔體設備系統,同步實現高散熱能力和降低冷卻耗能的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讓產業技術與成本更具競爭力。

經濟部技術處指出,近年AI應用帶動相關半導體技術發展,ChatGPT的GPT-3導入更是讓AI演算法參數量成長到1,750億,使得GPU運算力要成長百倍,帶動高速運算與生成式AI技術相關商機,而高速運算下導致的散熱技術也成為關鍵。目前業界多以傳統的單相浸沒式冷卻技術,解決高密度發熱的伺服器或零件散熱問題,但仍有600W的上限值。由於ChatGPT或更高階的產品伺服器散熱能力須高於700W才足以因應,因此需要開發新的晶片端液冷架構來解決散熱問題;經濟部技術處多年前就支持工研院研發相關技術與解決方案,並協助各產業導入產線或產品,不但可解決硬體高速運算傳輸元件的高熱耗能,更符合淨零碳排的環境永續需求。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張世杰表示,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劃補助下,工研院研發冷凝器設計優化和晶片端的沸騰增強設計,以提供更高效的散熱能力和更低的冷卻耗能,成為高性能運算(HPC)應用中最佳的散熱解決方案之一,更已實際導入許多產業,未來希望將此解決方案與更多產業合作,協助產業降低資料中心能耗,並提高電源使用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營運成本、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工研院為下世代產業發展提出2030智慧化致能技術,在物聯網、工業4.0、人工智慧技術的輔助下,讓各式創新應用發展有更多元的可能性,攜手產業共同推動產業升級,藉由跨域合作加速產業落地與創新應用,搶攻下世代新商機。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左起)、廣運董事長謝清福、其陽總經理林章安,及工研院電光所組長...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左起)、廣運董事長謝清福、其陽總經理林章安,及工研院電光所組長王欽宏在台北國際電腦展與首度亮相「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合影。記者李珣瑛/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信邦首季獲利年增2%創歷史次高 估第2季營運會更好
下一篇
台積電法說會/魏哲家:上修 AI 營收占比 能見度看到2028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