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獨家/劉家人不接班! 研華劉克振:總座人選首重這點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師法默克家族設計家族憲章跟辦公室,今年69歲的他,打算3年時間交棒完成。王郁倫攝影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師法默克家族設計家族憲章跟辦公室,今年69歲的他,打算3年時間交棒完成。王郁倫攝影

本文共2189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師法百年企業默克,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宣布以3年時間完成企業傳承,董事長劉克振宣布研華將採專業經理人制,最高決策單位為經營管理委員會(EPC),劉家家族不介入經營,他坦言研華所處產業複雜又挑戰,不適合一人領導,他以賽馬贏家譬喻專業經理群的養成,這群合夥人未來將共同決策,總經理也將以共識決選出。

「經營研華太複雜了,這樣的人才難度已經不能培育,只能用賽馬贏的人做。」研華創辦人劉克振25日主持股東常會,董事改選後,宣布了企業傳承計畫,劉家共有3席董事席次,除了他,長子劉蔚志跟次子劉蔚廷也進入董事會,約佔董事會席次3分之1,但未來劉家人將不接執行長或總經理職位,這個位置將交給專業團隊「經營管理委員會」(EPC;Executive Partner Community)負責。

以3位共同總經理張家豪、陳清熙、蔡淑妍在內,外加5~7位副總的經營管理委員會於5月成立,成為研華最高的經營決策單位,初期人數8~10人的EPC單位委員任期3年,得連任,而新增委員時需要委員會中80%以上人數同意,而這個單位也成為研華接班人選培育庫。

而未來,公司決策由EPC成員共同決策,未來研華總經理(Corporate President)可能有1~3人,由EPC成員互選,董事會同意,「這個人選不會選最強的,要選最有協調性的。」劉克振說。

「專業經理人是比賽比出來的,二代是長出來的,二代專業度跟磨練都不夠,已經繼承了股權又當董事,還會想去打(比賽)嗎?」劉克振說,家族經過多次討論,共識是專業經理人制度,而非劉家人接棒,劉克振解釋:「我們公司的CEO並不好幹,是很操很累的,一天工作非常多小時,你(二代)來幹會做得比別人好嗎?」

根據側面瞭解,研華共同總經理每周在公司內工作時數超過55小時,還得面對跨國會議時差,台灣科技業較少採取經營管理委員會機制,研華能否成功,將成科技業的示範案例。

劉克振分析,研華處在不斷變動中的物聯網產業,加入AI、通訊、節能等變化,產業發展性愈來愈大,需要的人才也多元,家族不介入經營,要什麼專業領域人才都可以找來加入經營管理委員會,「要AI就找專家,要去印度發展就找印度人,家族應該用這種心情來看待,去協助專業經理人發展。」他說。

現在的研華年營收23億美元,集團有50幾個事業部,超過10幾個事業群,全球設有20多個分公司,劉克振認為,多人經營決策團隊更適合研華,更可以源源不斷培養梯隊。

成立家族辦公室永不分家 劉蔚志:認同並尊重

而劉家則成立家族聯合控股(科辰與研本投資)將90%以上家族持股集中化,「不分家是永續經營必要條件」劉克振表示,包括他與太太、劉蔚志、劉蔚廷及6個孫子女共10人都是家族控股成員,師法默克家族成立家族辦公室,制訂家族憲章。

家族憲章第一個是「家族不分家」,二是強調公司利益高於家族利益,第三是希望家族把永續跟利他的精神長傳企業之中。因為不接經營權,劉蔚志跟劉蔚廷也從業務部門轉至人資及財務部門,擔任支持性工作。

對於家族決議專業經理人傳承,長子劉蔚志則表示,他一開始就對如何傳承沒有意見,跟劉蔚廷也都認同並尊重劉克振的想法,朝經營權跟所有權會分離執行,而他未來進入董事會有3個任務,首先是維持企業文化及正派經營,其次是確保股東跟同仁有合理良好的照顧,第三是支持與監督研華朝ESG模範生邁進。

階段式放權 3年內卸載八成以上權限

劉克振過去大權在握,4年前開始將事業體的管理權交給3位總經理,現在企業發展戰略面的管理功能(Corporate Function)仍由他決策,這些任務包括新事業發展、全球發展、企業規劃及事業領導流程管理等,他計畫未來1~2年將這3類職權傳承出去,屆時他將卸載超過80%權力,「研華會更制度化,變成自己成長的有機體。」他說。

「什麼是永續?交棒就是最重要的永續,但台灣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經驗,必須建立第一個歷史交棒過程。」臺大名譽教授李吉仁表示,對創業者而言,把決策權交給同仁,過程是很挑戰的,因為做慣決策的人會不習慣放權,一年後就可以知道研華交跟學做的如何。

對於研華師法已經成立355年的默克集團永續之道,李吉仁指出,默克家族的家族治理設計第一個重點就是股權集中,不得賣出,其次更具體明訂什麼情形下,家族的人可以出任董事長,比方是一定由家族擔任,或者優秀的人才能接任,還是公司一旦經營不好就必須接任,如果能參考這些精神具體明訂,家族治理就有基本盤。

而未來研華董事長是否是劉家人?劉克振坦言,一但他把權限都傳承出去,董事長這個角色只需具備公司治理與識人功能,可以家族接,也可以交給劉家以外的人,他目前還沒有答案。

而讓8~10人組成的經營管理委員會決策研華方向,有哪些利弊?劉克振分析,缺點是可能決策變慢,過去一人說了算,但現在得通過7~8人討論,其次是經管會的討論可能趨於沉默,委員不願衝突而傾向於最滿意選擇(協調後決定)而非最佳選擇(最具實質效益)。

但他認為優點大於缺點,優點包括有助於研華培養接班梯隊,未來8~10人經過廣泛地歷練培養,都有機會升任總經理,其次也可以避免單一領導人「偏私」,避開把企業經營當成個人階段議程(Agenda)的風險。

吃了秤鉈鐵了心,研華將要在3年內完成交棒,劉克振從過去的樣樣管,要轉換角色從決策者轉變為建議者,這不僅對他是新舉,對研華也是全新篇章。


延伸閱讀

經濟VIP》研華示警 第3季旺季有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種樹就能發大財?福華洪奇昌:碳權開發首重林下經濟
下一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土地水電資源 面臨挑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