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337字
編按:10年前,它年營收僅約10億元,10年後突破數位轉型的難關,交出10年營收成長幅度達200%的漂亮成績。
「任何一個危機、任何一個環境改變,都會有不一樣的契機出現。」這句話由振鋒企業董事長洪榮德來說,相當有說服力。攤開財務資料,洪榮德比劃著:「2009 年營收掉下來,2010 年修正突破;2016 年營收下降,2017 年修正反彈。」不斷調整是振鋒屢創高峰的關鍵。
1985 年以貿易起家的振鋒,1997 年開始生產工業用起重吊鉤及配件、個人用高空防墜安全裝備。投入製造的 20 幾年間,營收成長超過 10 倍,2022 年營收 36.5 億,突破歷史新高,現今已是全球最大高空防墜吊鉤製造商,擁有 65% 市占。
外人看來,振鋒最危急的時刻是金融海嘯,2009 年營收從 7.6 億跌至 4.6 億。然而,洪榮德是這樣看待挑戰,「我很雀躍,那輛巴士停在路上等我了。」他指的巴士是主流市場,在這之前,市場長期由競爭對手把持,振鋒追不上。金融海嘯讓產業陷入停滯,就像巴士停下來,「只要有辦法將巴士的門打開,機會就來了。」
盲目追求品質沒有意義,客戶要的是 CP 值
那把打開門的鑰匙,是客戶不埋單。創業之初,振鋒以高品質、價位高的產品跟主流市場做區隔,在利基型市場打出品牌知名度,「國際安全標準是吊鉤必須反覆載重 2 萬次不會變形,我們的產品能重複負重 20 萬次也沒有問題。」甚至積極修正製程、材料,做出能夠承受 100 萬次疲勞測試的產品,洪榮德笑說,當時以為完成世界創舉,沒想到客戶卻說:「不買了!」原來,高規格吊鉤的體積比原本大了 1 倍,完全不符合使用情境,而且根據材料和製程,價格要賣 到2倍才能攤平成本,當然沒人買單。
這次經歷讓他想通一件事:客戶不需要完美的產品,而是要品質好、價格也有競爭力的東西。
過往,產品只要有獨特性,振鋒都會訂高價。但洪榮德認為,現在要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意即生產附加價值高不高,有的產品生產者多、生命周期短,一推出新品,他人都會跟進模仿,客戶就不願意出高價購買。因此,產品就算具獨特性,只要生產附加價值低,就得調整為有競爭力的價格。
金融海嘯來襲,企業傾向採購高 CP 值品項,振鋒在 2009 年大幅調整訂價策略,除了生產附加價值高、獨特性高的產品線維持在高價位,像是客製化工業用吊鉤或製程技術特殊的產品,其餘產品制定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產品策略也從「追求完美品質」轉為「物美價廉、快進快出」。物美價廉指的是合理地考量應用需求和成本,做出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產品;快進快出則是滿足客戶期望:交期快、服務好。
同時,與協力廠做產能調配,像是高空防墜落設備的自製、外包比例,從金融海嘯前的 6:4,轉為 2:8,增加價格競爭力。為了做好客戶服務,振鋒就近在客戶市場設立發貨倉庫,快速供貨。洪榮德也入股各國的經銷商,進一步掌握使用者需求,蒐集最新的市場情報。
面對衝擊不能停在原地,多方嘗試,才能啟動轉型
由於品質本來就受客戶肯定,大幅調整價格後,振鋒快速搶占主流市場。2010 年營收從 4.6 億反彈至 8.8 億,之後更連續 6 年成長,直到 2016 年因海油市場景氣低迷,營收才下滑。
這對洪榮德來說,又是一個提醒:該做點不一樣的事。他決定跟上數位轉型,推動生產履歷數位化,因應日趨嚴格的安全規範。
2017 年起斥資上億元發展物聯網平台,將旗下產品資訊上傳雲端。2019 年成功把 RFID(無線射頻辨識)裝置嵌入工業用起重吊鉤的配件,客戶只要透過手機或建議裝置掃描產品,就能看到它的檢驗內容、操作說明,這也讓振鋒成為全球第一家把 RFID 技術嵌入金屬,並能夠使用手機讀取晶片的公司。
洪榮德表示,企業經營隨時都在面對衝擊,無法保證每個策略都正確,「希望能多一點嘗試,因為你停在原地,肯定是不對的。」2019 年 ,他再次啟動轉型,考量人力缺乏是未來的經營門檻,應該開始減少品項,專注在亮點產品的開發。
教育訓練是轉型基礎,讓人才不會抗拒改變
人才是推動轉型的要角,發展新事業之前,洪榮德一定會找總經理、財務和人資主管討論。人資部處長王靜美印象很深刻,金融海嘯後公司預備轉型,當時才 100 多名員工,多數是黑手,更快的做法是找專業人才協助產線管理,但董事長第一個外聘的人是她,囑咐她把教育訓練做好。
洪榮德認為,這批跟著公司 從 1 到 10 一起發展的人很重要,他們已經認同信願景,未來會需要他們帶領公司成長,「如果忽略這批人,去找別的人進來,這是短版戰略,你永遠做不好事情。」
第一階段訓練著重「學理知識」,找大學教授開設「供應鏈管理」課,洪榮德就坐在後面跟著聽,課堂結束後 2 天,每個人要手寫一張 A4 心得給他。漸漸地看到成果,本來大家都憑經驗做事,課程後開始會用資料、理論討論問題。洪榮德也到政大讀 EMBA,將過去做生意的想法有邏輯地梳理,也就是在那時擬出公司的訂價策略。
第二階段再針對每個職務設計訓練藍圖,振鋒也在 2013 年獲得 TTQS 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銀牌,2018 年獲得金牌。王靜美觀察,剛開始學習是義務,到後來就變成是文化,長期效益是同仁不會抗拒改變,在這個正向循環下,企業推動轉型就比較容易。
振鋒企業成立時間|1985 年
員工人數|約 450 多人
營 收|36.5 億(2022 年自結營收)
營運項目|工業起重吊鉤及鏈條配件、保護個人安全的高空防墜安全配備。
※本文由《經理人》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由 11 家隱形冠軍組成的公司,如何協力成為數位手工具霸主、進軍全球市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