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33字
作為一個同時擁有銀行、人壽與證券的新光金控,在多元業務經營的情況下究竟如何正確落實法遵規範?
每一天,你都必須打開40個網站了解最新的法規。如果法規有所修正,要立即對比自家內規是否符合最新法令,如果不符合必須層層上報修正,並隨時追蹤最新的進度。
這是法遵人員的日常,看來簡單,卻是繁瑣到不行的「工人智慧」。
「我們希望導入數位工具讓這個流程更有效率,還要從數位化走向智慧化。」新光金控副總經理張維熊表示,導入Lawsnote(七法)解決方案背後有許多目的:解放人力、創造更高的價值,甚至讓新光金控搶先碰觸金融產業未來的模樣。
新光金控作為集團核心,涵蓋的業務從銀行、人壽、證券、投信及保代無一不包。金融業者在金管會的監管下,「法遵」成了的最高指導原則,對於業務版圖遼闊的新光金控來說,流程繁瑣且法令頻繁變更的此刻,內部法遵單位該如何更有效率地反應,是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冗長作業程序,成金控法遵的日常痛點
張維熊透露,正因新光金控必須要跨單位同時處理銀行、人壽與證券等多元業務,法遵同仁必須每日從40個以上的網站了解相關法規公告與異動訊息,如果法規有更新或異動,必須通知相關部門進行內規檢視與修正。確保新光金控所作所為符合最新的法令規定,繁複的作業一直是最痛苦與煩惱之處。
過往作法上會是將法令異動資訊製作成傳簽表格,依照法遵人員的經驗派送給相關的業務單位;業務單位再依照經驗,根據法令異動資訊,從大量內規中找出對應的內規條文進行修改;最後,經過層層簽核後回傳給法遵單位檢核。
然而這其中的挑戰便是:法遵人員的判斷是否準確?
外界看似簡單的遵法作業,其實背後隱藏了極為複雜的程序。同仁必須要揪出修正的法條並提供給相關部門進行調整,並持續追蹤,過程繁瑣。
儘管新光金控法遵單位很早就導入法遵異動管理機制與流程,目的就是為了清楚掌握每個交辦的法令異動,能不掉棒並持續追蹤。
但仔細拆解後發現,這一步只是將法遵程序後半段的內容轉為線上執行,對於前段法規的比對依舊大量仰賴人力,讓同仁始終無法從冗長的工作中解放。
為了能讓流程從數位化走向智慧化,新光金攜手Lawsnote導入「智能法遵AI模型」解決方案,希望讓人工智慧(AI)發揮節省人力的功用。
以AI強化精準判讀條文,完備風險管理效率
Lawsnote創辦人暨執行長郭榮彥表示,Lawsnote一直專注在「法學搜尋系統」的技術與研發,現在更進一步應用在金融機構的法遵系統上。
首先,必須將金融機構的需求拆成2個部分,第一:以法學搜尋引擎將外部法規資料庫和更新即時提供給金融機構;第二:讓人工智慧「讀懂」金融機構的內規。
當有了最新的法規資訊,人工智慧也看得懂金融機構的內規,Lawsnote便能以「條對條」的連結機制進行比對。只要法令有修正或是異動時,就能即時協助金融機構進行對應內規的修正,有效提升法遵同仁的工作效率。
郭榮彥表示,這背後還隱藏了Lawsnote在自然語言處理及語意分析的技術,才得以在複雜的法律用語中建立正確的關聯。
節省近7成法規比對工時,為組織營運模式埋下AI種子
「如此一來比對法規的時間節省近7成。」張維熊説,以人工智慧作為法規修正的第一道守門員,將人為判斷的因素降低,也避免法規修正的資訊在部門傳遞上有誤。
如今,這套解決方案不只減少對比新舊法規的時間,新光金控也積極利用自然語意分析技術,導入客戶服務品質和簡與風險控管等相關業務。舉例來說,透過自然語意分析客服人員與消費者對話的文字內容,如果有不當的用字或誤解訊息,能在第一時間向消費者提出說明。
從長遠來看,與Lawsnote的合作雖然時間上短,但對張維熊來說只是新光金控數位轉型的起手式,「我們更在乎的是如何創造未來的模式。」這其中包含了未來員工的工作方式、未來金融服務模式及未來企業營運模式。數位轉型絕對是條漫漫長路,但就算是大象般的金融產業,只要願意擁抱創新與全員一心,也能跳起舞來迎接更多可能性。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GPT-4為何這麼強?輝達GPU如何助攻?OpenAI首席科學家、黃仁勳解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