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氣候風險 融入領導思維

本文共660字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昨(29)日舉辦「氣候變遷因應法解析及企業因應對策研討會」,貿聯、彰銀、國泰金、玉山金及元大金等代表分享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的治理與領導思維。減碳目標、綠色金融、氣候風險已融入公司治理。

貿聯(3665)(3665)總經理鄧劍華表示,貿聯在全球有33座工廠,多數位於歐美,明顯感受減排挑戰與壓力,尤其是第一級客戶要求,例如德國客戶不只要求減排,還要掌握系統怎麼走,要求利用平台管控供應商排放。貿聯擴大太陽能發電、採購再生能源,同時與台大實驗林合作20年復育森林,進行碳排抵換。

彰銀副總陳斌表示,在董事會下成立永續經營委員會,其中氣候變遷、赤道原則、綠色金融及商品、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等工作列為責任金融分組。在業務上,彰銀推動綠色融資、綠色存款及永續投資。

國泰金控副總宮篤志表示,國泰世華是台灣首家簽署赤道原則、簽署責任投資原則之銀行,在引領綠色金融方面,2021年低碳投資及授信金額達2,390億元,並且支持再生能源基礎建設及長期發展。

玉山金控法金執行長林隆政表示,玉山金擴大綠色授信、推出供應鏈永續金融方案、支持永續產業。透過ESG諮詢、議合及提供永續金融商品服務,擴大社會減碳影響力,玉山金在2022年攜手101家企業倡議ESG永續行動,這101家企業總營收達6兆元,其中46家承諾2050年淨零。

元大金控執行副總郭軒岷表示,元大金控永續承諾包括淨零碳排及永續金融,具體項目是支持「2030年全球減碳50%,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於金融商品及專案評估中納入環境及社會風險考量,致力於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永續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成衣出貨增逾三成 光隆5月營收9.78億元、月增近六成
下一篇
華碩伺服器營收 拚增五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