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44字
為推動台灣進軍國際太空產業鏈,太空中心擴大籌組「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現已號召十個單位加入,今(28)日舉行簽署儀式,將提供太空元件輻射驗測一站式服務。其中,台大癌醫、北榮、林口長庚等大型醫院都加盟,助攻台灣太空產業。
今日出席之聯盟代表包括: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原能會核研所所長陳長盈、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 、長庚大學研發長崔博翔、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葉宗洸、中研院物理所所長張嘉升、宜特科技董事長余維斌、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副總裁郭耀文。
今年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的國家太空中心,持續壯大太空電子元件輻射驗測能量。吳宗信表示,太空輻射環境主要包含電子、質子與重粒子,在低地球軌道輻射環境,以質子為主,大約占95%。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所提供的輻射測試能量,可涵蓋低軌輻射對電子零組件的各種效應。聯盟自2020年成軍,雖受疫情影響,但三年來累積服務案件仍達248次,且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廠商進入產業鏈,預期需求再提升。因此國家太空中心也將擔任驗測量能盤點的角色,擔任與政府的溝通橋樑,建構良好的產業環境。
太空中心表示,這次結盟的十個機構/單位涵蓋產官學研界,包含可提供射源以模擬太空輻射環境的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提供光子及低能質子)、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提供質子)、林口長庚醫院(提供高能質子與研究用高電流質子)、台大癌醫中心分院(提供質子)、台北榮總(提供重粒子);由宜特科技、中研院物理所、SGS、TASA國家太空中心提供技術諮詢;長庚大學放射醫學研究院、中研院物理所則進行測試資料分析,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所長,以協助國內產業及學界。
太空中心表示,透過聯盟成員各自具備的輻射測試、驗證與分析能量,經由專業分工與策略合作,建立國內完整的輻射測試環境、測試規範與驗證機制;更重要的是提供國內業者進行電子元件太空輻射測試的一站式服務,能大幅縮短驗測所耗時間,成為台灣進軍國際太空產業的重要一環。
太空中心表示,「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整合了台灣的輻射驗證與分析能量,滿足國內廠商電子零組件/元件之輻射驗證與測試需求,並提供測試結果與分析報告,協助國內廠商改善電子零組件/元件之抗輻射設計與製程。透過「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的成立,將有助於國內廠商發展抗輻射及高可靠度的電子產品,搶占國際市場。
太空中心表示,近年來抗輻射及高可靠度的電子產品市場快速成長,各式零組件/元件廣泛應用在太空、航空、軍事、醫療以及核能的設備,根據美國Verified公司市場研究報告,抗輻射電子元件市場2027年預期可以達到15.3億美元的規模。搶攻抗輻射電子元件市場,台灣廠商對於輻射驗測需求也日益增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