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50淨零城市展 大同強攻一站式永續淨零能源解決方案

本文共1409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大同公司(2371)(2371)整合集團在電力設備、系統整合、再生能源產業的服務與經驗,於今(28)日開展的2050淨零城市展,首度以創能、節能、儲能、用能四大面向秀出一站式永續淨零能源解決方案,提供企業淨零方案諮詢、能源應用規劃、節能設備替換、政府節能績效保證計畫補助諮詢等企業淨零轉型最佳解方。

大同電力事業橫跨發電、變電、輸電、配電、電力電纜、高效節能馬達、發電機與智慧電表,是台灣唯一全系列電力產品設備製造商。日前甫公告2022年合併營收新台幣345.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新台幣9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4.02元,電力事業群營收與去年相較成長16%。

大同一站式永續淨零能源解決方案以最有感的節能,切入淨零減碳。4月1日起國內平均電價調漲11%,產業用電漲幅達14.2%。變壓器、馬達、空調為工廠、商辦大樓、學校、醫院等場域必備之高耗能設備,大同高效節能非晶質變壓器於待機時可達到減少75%的耗能,適合運用在非24小時運轉的工廠、太陽能電廠及儲能廠等,碳排放量也較傳統變壓器低30〜40%;大同高效IE4馬達搭配變頻器,節電效益可達20%〜40%;大同一級能效商用空調節能效率則可提升32.7%。

能耗與碳排數據可視化,為淨零減排第一步。透過大同智慧電表計量,結合能源管理系統與ESG零碳管理系統,整合多個場域甚至跨國場域達到遠端管理,即時掌握碳排、能耗、發電、儲能、溫室氣體等狀況,有利找出耗能、碳排怪獸,擬定淨零策略。該ESG零碳管理系統榮獲ASOCIO亞太資通訊科技應用獎之ESG永續獎在創能方面,大同實績包含屋頂型、水面型、地面型,以及停車棚、掩埋場、光電球場與殯葬用地等之太陽能案場,目前全台建置量1,347處,2025年目標容量1GW。透過遠端系統監測即時運行情況,協助業主電廠維運與管理,將發電效能與案場收益最大化。

今年大同將投入超過100 MW台電及自行投資的儲能系統,未來也將拓展表後儲能服務,去年增強型動態調頻服務E-dReg案場上線,為台灣首座具備電力調頻與尖離峰電力移轉功能之儲能系統,協助強化電網韌性。

在用能方面,做為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大同透過自行開發的匹配系統,達成客戶期望的再生能源用電占比,業主只需提供用電資料,大同即可媒合綠電供需。為解決台灣中小企業缺乏綠電可買的困境,大同亦提供第三型電廠轉第一型電廠與綠電收購轉供服務,提升小型發電者的收益,共創多贏。

大同亦展出符合歐盟RoHS 2.0的無鉛電纜及電線、低煙無毒電纜、網路線。大同電纜是再生能源電力傳輸要角,光伏電纜已取得EN 50618認證,實績遍布全台太陽能案場;25/69/161 kV XLPE電纜,客戶採用於離岸風電案場建置;台灣市占率第一的大同高階網路線,亦應用於5G網路建設,以優化智慧交通車聯網的訊號傳輸速率,即時路況回報用路人,避免塞車耗能。

此外,大同世界科技推出AIOT 智慧廁所管理平台,擁有安全防護、耗材管理、能耗管理、即時通報、水資源維護永續管理等功能。平台可串接各種感測器,實現AI數據分析,結合智慧對話機器人,可提供廁所相關智慧化問題指引。該系統已於台南西拉雅遊客中心、高雄港旅運中心、臺北市龍山寺地下街、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等地建置。

為應對智慧城鄉數位落差並降低碳足跡,大同世界科技亦推出遠距視訊智慧醫療平台「tiCare」,該平台可彈性整合醫院各系統,提供各項報表,結合虛擬健保卡與線上支付等功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關西不只有仙草!在地望族羅家如何再次點燃茶文化的新生命?
下一篇
工具機新戰線 進擊半導體 東台、百德、高鋒、上銀等相繼投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