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8字
AI將對人類社會帶來深刻影響。和碩(4938)(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23)日表示,短期內還不用擔心AI會取代人類,造成失業率上升,但未來AI滲透至各個領域,像Internet一樣無所不在,將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根本性改變。他期望能停留在narrow AI(弱人工智慧),只是協助、輔助人類,而不是取代人類。
國科會今日舉辦「AI進行式-技術展望與產業應用論壇」,邀請史丹佛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李飛飛進行演講,並與童子賢、iKala創辦人程世嘉、PChome執行長張瑜對談。
李飛飛指出,因為人口高齡化,未來出現人力短缺,AI發展必須導向到「增強」個人和集體人類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她很期待AI在醫療方面應用,從診斷、治療到生命照顧,還有很多人類眼睛還看不到的「黑暗」,AI是可以幫助醫護減少錯誤判斷,並且照顧好病人。
她也強調,「創新驅動和人類心理黑暗,永遠都在博奕」,儘管AI還沒有自我意識,但已對社會帶來衝擊。今後的幾個月內,所有父母、老師都要思考,教育在AI衝擊下巨大影響,這很令人焦慮。此外,生成式AI將帶來「後真相時代」,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事實與假像很難判斷,這對於以「信任」為基礎的民主社會和政治帶來巨大衝擊。
童子賢表示,所有科技發展都有陰暗面,例如生技帶來複製人爭議。未來20年AI會有看不到的發展,當AI愈來愈接近人類智能,它會是人類好幫手,還是有自我意識的「阿諾史瓦辛格」(意指電影「魔鬼終結者」)?他表示,如果AI能停留在Applied AI(應用AI)、narrow AI(或稱weak AI),只是輔助人類,而不是取代人類,該有多美好。
他認為,不久將來個人電腦及Internet都會具備AI的能力,除了按照人類設定流程去走之外,它會在某一些點替人類作出判斷,這將全面滲透到各產業、各領域,就有可能會發生根本性改變,就像現在Internet一樣無所不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