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濟部與七廠商簽約 軍用商規無人機明年量產

本文共78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為了滿足軍事戰略需求,強化國內無人機產業系統整合能力、建立軍事戰略需求的無人機技術與產品,經濟部遴選「軍用商規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廠商,開發三類、五款軍用商規無人機產品之系統模組及關鍵技術,昨(21)日與七家廠商簽約,軍用商規無人機正式投入設計開發階段。

根據國防部規劃,軍用商規無人機原型機預計在7月31日交貨,8、9月完成性能改進與提升,驗收合格後預估明年量產,屆時將編列預算採購。目前國軍需求五款軍用商規無人機型,包括艦載監偵無人機、陸用監偵無人機、目獲型無人機、監偵型無人機與微型無人機,採購量3,000架,希望在202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送立法院前確認量產計畫並編預算採購。

國科會、國防部、經濟部及中科院共同成立「軍用商規無人機遴選作業指導小組」,針對國防部所提出三類、五款軍用商規無人機機型,經濟部主導辦理系統整合主導廠商遴選作業。

符合研發補助簽約資格廠商包括智飛科技、經緯航太、長榮航太(2645)(2645)、神通資訊科技、自強工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及富蘭登科技等七家業者。

這些廠商將協助合作業者,開發軍用商規無人機產品中的電池模組、飛控模組、電推模組、應用功能模組、航電與通訊模組等技術。

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我國無人機並非具規模的大產業,但俄烏戰爭中,無人機扮演偵測、攻擊的角色,各國更加重視無人機功效,透過產業合作研發,未來國防部釋出更多訂單,有望帶動無人機產業鏈。

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表示,中國大陸傾力打造「無人機王國」,其實全世界都繃緊神經。

無人機搭載偵測器材與飛控系統,這些部件都須台灣高階晶片,台灣擁有生產氮化鎵技術通訊晶片的,有大立光等業者生產鏡頭等,有代工專長的電子五哥,他認為如能整合,沒有理由贏不過其他國家。

經緯航太提報陸用型監偵無人機與微型無人機兩個機型共九個項目的科研計畫,包括「長程通訊技術」、「展頻通信技術」、「通信抗干擾能力」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自有品牌啤酒印「中國台灣」 統一超:已立即停售
下一篇
大立光:拉貨動能月月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