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自行車市場需求不變 庫存去化中

本文共108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明(21)日開展,台灣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進表示,自行車產業呈現兩極的特殊情況,高階運動自行車與高階電動輔助自行車仍舊缺貨,但整體自行車產業則仍受庫存因素干擾。自行車的市場需求不變,但需要時間消化,依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廠商與不同的區域情況各有不同,有些廠商認為一季的時間,有些廠商需要半年,有些則更久,但無論如何,庫存問題在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只是過程,終將克服。

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2022年全年整車出口量雖受全球去庫存化的影響而小幅衰退,但因單價提高,故整車出口值達16.17億美元,仍較2021年成長23%;而電動輔助自行車2022年持續價量齊升,出口量已突破百萬台,前十大出口市場包括荷蘭、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澳洲、加拿大、捷克、西班牙,對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需求持續攀升;其中,對法國、義大利及捷克出口量成長皆突破100%,顯見電動輔助自行車,近年來成為推升產業成長的最大動能。

全球前二大、具國際自行車產業具指標地位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實體展及線上展TAIPEI CYCLE DigitalGo即將開展。此次實體展共計吸引國內外850名業者參展,使用3,050個攤位,包含美利達(9914)(9914)(MERIDA)、巨大(9921)(9921)(GIANT)、桂盟(5306)(5306)(KMC)及速聯(SRAM)、SHIMANO等國際知名品牌大廠共襄盛舉,線上展亦吸引206家國內外業者參與。

今年展會以「韌性供應鏈」、「數位鏈結」、「創新風格」、「騎行生活」及「永續共好」五大主題構築展覽面貌,展期間特別呼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永續議題,推出多項交流活動。

貿協強調,從今年展覽可見國際化復甦,除臺灣指標品牌及供應鏈業者均已到位,國際展商來自共31國,比例近20%;今年歐洲聯合館、日本館及義大利館等國家館亦參與。此外,產業電動化的動能更為顯著,展覽中「電動車及電機系統專區」規模較2022年成長超過40%,近300個攤位,含臺灣最大橡膠輸送帶製造業者鑫永銓(2114)(2114)、健身器材大廠岱宇(1598)(1598)及電子大廠台達電子(2308)(2308)皆跨域投入。

腳踏車、電動腳踏車為真正低碳交通途徑,能達最後一哩路移動效益,為對抗氣候變遷最佳解方,因而,帶動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崛起。展覽新進企業占比達15%,不乏國際知名汽車及機車業者,加入micro-mobility微型交通發展陣容,如歷史悠久汽車零件大廠法商Valeo及德國品牌MAHLE,與著名義大利機車品牌商POLINI及Ducati皆投注電動自行車領域。

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進強調自行車庫存正消化中(邱馨儀攝)
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進強調自行車庫存正消化中(邱馨儀攝)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倍力股東會聚焦碳權商機 董座最新看法曝
下一篇
獨家/華碩導入內部碳定價 為何跟客戶收錢 還能助攻商用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