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積電當初赴美掛牌 張忠謀透露當年祕辛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記者許正宏/攝影)

本文共80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即時報導

台積電(2330)(2330)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和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互動,張忠謀並提到當年台積電在台灣上市後再赴美掛牌(ADR)背後的動機。

張忠謀說,「我閱讀這本書是懷舊之旅,書裡面的主角很可能失聯很久,但閱讀這本書我又想起他們,事實上大概印象中一半主角都過世了,我可以說是最後還在主角名單的人,總之這是一本wonderful book,不過書裡面有一些需要小小修正的地方,裡面可能太過強調政府在裡面對台積電扮演的角色,但其實政府是扮演投資者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投資者,要不是當時有李國鼎先生可能也不會促成相關投資。」

張忠謀說,「台積電剛剛上市後,政府就賣掉40%多持股看起來巴不得賣光,當然台積電獲得政府其他支持如核心小組成員來自工研院的IC研究團隊從1970年開始的工程師120名人才加入台積電工作,其中40-50位是營運人員,當時政府的支持不會只有補貼,第一個是我的朋友李國鼎先生的相信支持、當時他也是政府裡面唯一支持我的人,才讓政府願意投資取得48%股權好像是55億元新台幣,政府就是出這麼多錢而已。其他投資就是人才加入,一旦上市後政府就巴不得把我們股票都賣光,而飛利浦當時是第二大投資人我就被交代說為了要吸引更多台灣投資人信心而不得不拉菲力浦來投資台積電。」

張忠謀回憶,「當時菲力浦投資28%,台灣政府投資40%,其餘24-25%則是邀請其他投資人加入大約5億元新台幣,政府因為想要賣股票、為了要讓政府股票賣更快我們就在紐約上市,這也是為何我們當初要在紐約上市,後來飛利浦股票降到7%我想也沒關係、但政府部分我希望他們仍保留持股,後來政府降至約6%持股我就提醒他們不要再賣股票了,這就是政府目前持股。」


延伸閱讀

張忠謀:自由貿易瀕死讓晶片業邁入新賽局

英特爾做晶圓代工能成功?張忠謀妙回:黃仁勳已預言

前經長尹啟銘:台積電赴美國設廠考量政治 值得檢討

張忠謀:美想進占半導體 太天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光三越推自媒體 精準經營會員
下一篇
i15 Pro賣翻+車市銷售旺季 連接器左右逢源業績爆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