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7字
鴻海(2317)(2317)昨(15)日公布去年稅後純益1,414.83億元,年增2%,每股純益10.21元,創近15年新高,董事會決議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5.3元現金股息,為1991年上市掛牌以來最高。展望後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綜觀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不確定性較高,對今年展望持平看待。
鴻海昨天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去年毛利4,001億元,年增10%,年度毛利率、營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04%、2.62%、2.13%,對照前一年度的6.04%、2.49%、2.32%,雖然三率並無提高,但毛利、營業利益、淨利絕對金額都成長,推升年度每股純益達10.21元,再度賺一股本。
若以去年第4季來看,單季稅後純益399.79億元,季增3%,年減10%,每股純益2.88元。鴻海昨天股價漲0.5元、收102.5元,外資小幅買超713張。以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5.3元現金股息,對照昨天收盤價計算,殖利率約5.17%。
展望本季,劉揚偉坦言,單季營運將較上季下滑,但去年第4季受疫情影響,基期較低,加上大陸鄭州廠區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使得今年1月出貨動能提升,所以本季業績季減幅度將優於傳統季節表現,年對年表現則約略持平。
至於2023年展望,劉揚偉說,今年全年資通訊(ICT)產業展望較為中性看待,雖說疫情所創造的高成長階段已過,加上各國央行緊縮貨幣,外界擔憂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減緩,能見度相對保守,但集團還是會盡最大努力來維持穩定表現,預期今年全年營運展望大致持平。
從四大產品線來看,劉揚偉說,今年的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將會微幅下滑,偏向保守,主要是去年基期墊高,加上今年通膨可能影響消費性產品出貨。
至於零組件及其他產品、電腦終端產品、雲端網路產品等三個類別,劉揚偉說,即使市場有不確定性,鴻海都還是可以成長。但因通膨、匯率、以及疫情期間較高的人事成本支出,會影響今年毛利率表現,所以公司今年還是以極大化EPS為優先目標,創造最大獲利。
針對今年毛利率,鴻海財務長黃德才以「看法中性」回應,主要需觀察產品組合、匯率、通膨、3+3策略投資所產生折舊等四大因素,目前美元貶值、受疫情影響的額外支出,可能影響毛利率,長期來看,2025年毛利率10%的目標不變。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