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82字
鴻海集團法說會將在今日下午登場,預計公布2022年財報、今年景氣展望、iPhone新機導入情況、以及最受關注的電動車業務進展。昨日晚間鴻海於社群網站上宣布,美國伊利諾大學系統總校長柯霖(Timothy Killeen)率領參訪團前來交流,並與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鴻海人資長夏國安分享學術與科技間的結合與應用,鴻海期許,未來有機會一起推動電動車、低軌衛星、半導體等合作,加強鴻海多元布局。
今日鴻海股價開紅走揚,在103元間上下震盪,擺脫前一日的下挫陰霾。
在法說會前,鴻海集團消息不斷,包括董事長劉揚偉參訪印度,參訪團中囊括系統晶片設計中心副總經理劉錦勳及近期加入集團的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兩位分別負責半導體及EV策略的布局。行政院院長陳建仁日前也曾接見美國伊利諾大學系統總校長柯霖(Timothy Killeen)訪問團,討論科技人才交流議題。
劉揚偉日前除了向印度總理莫迪分享鴻海在印度的布局,同時強調將持續在印度建立生態系統,使鴻海的股東能夠分享、合作與共榮。彭博資訊日前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鴻海計畫投資約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216.23億元)在印度新建一座工廠,地點靠近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的機場,這座工廠可能組裝蘋果手機,也可能為鴻海新電動車業務生產部分零件,預料能創造約10萬個工作機會。
鴻海近年積極轉型,重點放眼電動車事業,外傳劉揚偉本月或將飛往美國簽訂傳統車廠如德國福斯、美國福特與通用汽車(GM)等電動車外包製造訂單。近期電動車事業已傳捷報:外媒Business Journal報導,鴻海的電動車合作夥伴Fisker宣布旗下電動車款PEAR已接獲超過5600輛的預定訂單,PEAR規劃在鴻海的美國俄亥俄州廠電動車廠製造,隨著訂單量大增,挹注鴻海營運動能可期。
組裝本業部分,劉揚偉二月即曾赴大陸鄭州巡廠,確保iPhone最大生產基地承接後續大客戶新機無虞、且能順利量產。目前鴻海集團承接蘋果的產品包括iPhone、Mac、Apple Watch、AirPods,但其中最受關注、占比最大的iPhone代工業務上,除第一季是產業淡季,又遭遇蘋果「轉單」部分高階iPhone 14系列訂單予和碩、立訊,目前市場對鴻海相關業務略有疑慮。
花旗表示,鴻海第1季進入淡季,營收動能減緩,短期可能對股價產生壓力,但下檔空間有限,但鴻海擁有很強的製造與垂直整合能力,可以確保穩定的獲利。
但摩根士丹利預估,淡季表現可能延續至第2季,預計75%與消費相關的營收將受景氣放緩與供應鏈變化影響,必需等待電動車生產達到顯著貢獻後,對於鴻海看法才會轉趨正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