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58字
晶心科(6533)(6533)去年合併營收創新高,已接近10億元,雖然目前整體半導體市況仍不佳,但晶心科董事長林志明表示,今年仍將力拚業績持續成長,首度挑戰達10億元以上水準,再改寫年度營收新紀錄。
晶心科發展至今,員工數已近400人,所開發的IP也已應用在客戶端從邊緣到雲端運算的系統單晶片,且接下來因應業務發展,該公司還要持續徵才。以下為林志明與晶心科總經理蘇泓萌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公司RISC-V產品線未來三年於各應用領域的發展?
蘇答:目前RISC-V已用在手持裝置、微控制器(MCU)、儲存裝置、網通、5G與資料中心等領域,還有WiFi、藍牙等相關應用。
以MCU來說,RISC-V大多從利基型產品先切入,尤其在工控領域,過往主要是大廠的天下,因為客戶希望採用熟悉的架構,所以RISC-V架構早期沒能拓展這塊版圖。但至今如MCU大廠瑞薩已經採用晶心科的IP,原本是其北美據點先有案子與晶心科合作,後來瑞薩的日本總部也願意進一步合作。
至於AI應用方面,晶心科2019年時與美國的一線互聯網公司合作資料中心AI加速器產品,由於RISC-V具備良好的擴充彈性,所以雙方合作的很好,之後公司連續獲得該客戶AI處理器的合作案。
這些切入的應用,晶心科都會布局低、中、高階產品,並持續努力把RISC-V架構往高階領域發展。RISC-V架構現在量能很大,以整個市場來說,二、三年內會發展很快,說不定五年內就會大量導入出現在手機應用上。
問:晶心科的車用布局與發展遠景為何?
蘇答:車用是一個很難切入、但切入後也很難被取代的領域,當初想發展車用IP,公司內部其實有過很多討論,畢竟發展前期需要很多時間醞釀。不過,隨著拓展日本與歐洲市場,發覺有許多客戶的需求與車用相關,所以公司還是決定投入這塊具備未來性的領域。
經過多年努力,晶心科去年第4季時開始有成果,N25F-SE是業界第一個通過ISO 26262功能安全標準認證,全面符合汽車應用開發的RISC-V CPU IP,這比所有RISC-V相關廠商都要早。
其實,晶心科的N25F-SE在通過認證前,就已有約10個車用相關客戶;N25F-SE拿到認證資格後,更有助於客戶通過晶片認證關卡,未來公司也期望推出更多通過前述認證的IP。
問:如何看待今年營運展望?
林答:去年晶心科的營收與獲利創新高,其中一部分受惠於新台幣貶值,而今年同樣要考慮匯率變動,這是第一個變數。
第二是晶心科正歷經史無前例的員工人數成長,在台灣與美國持續擴充設計中心的人力,預計從2022至2024年總共要增加200位研發人才,以及約50位非研發人員。
今年雖然挑戰很大,但依然抱持審慎樂觀看法,希望營收表現跨過10億元門檻,當人員支出增加,營收表現也希望能呈現高度成長。
問:晶心科今年的授權金與權利金是否都會成長?
林答:希望今年的授權金與量產權利金的絕對金額都能繼續增加,如果業界情況於下半年復甦,那麼量產權利金的表現可能與去年持平,如果市況早一點於第2季就回溫,公司的權利金收入應當會成長。
目前RISC-V架構的貢獻,主要是授權金與維護服務收入,及一小部分是量產權利金收入,這幾年RISC-V相關授權金收入一直處於增長狀態,今年努力保持在這個軌道上。2022年RISC-V權利金占比已成長至6%,期盼今年相關比重可進一步提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