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尹啟銘:台積電出海可循GOCO模式 4原則保台自主優勢

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以「晶片對決」為題發表新書,探討全球晶片製造與需求現況。記者杜建重/攝影
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以「晶片對決」為題發表新書,探討全球晶片製造與需求現況。記者杜建重/攝影

本文共2037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當台積電搬移到海外,去台化是可能的,台灣重要性就會慢慢降低。」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最新著作《晶片對決》將出版,正值中美科技角力,台灣能靠矽盾嗎?他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提出台灣應善用4大原則,則小國也有創造優勢條件機會。

「台灣的護國神山是整個半導體產業,台積電也要靠生態系支持才能成功,沒有長春石化的化學品、崇越科技的石英爐管,晶圓廠就沒有辦法生產!」尹啟銘曾任經濟部長及經建會主委,對台灣產業發展有深度瞭解,他指出,半導體是綿密立體的供應網路,不只上中下游關係,還包括設備、材料、人才與技術,缺一兩項條件整個供應鏈就卡死,因此小國也可以創造的優勢條件。

他回想921大地震時南投中寮變電所毀壞,造成北台灣大停電,當時政府決定優先供電竹科復工,但業者卻建議應先供電給崇越科技生產石英產品,可見佔台灣40%出口產值的半導體產業網路是密切共榮的。

而台灣左邊面對中國大陸,右邊面對美國,「兩國GDP加起來佔全世界40%,他們踱個腳全世界都會地震。」尹啟銘指出台灣夾在中間,要有4個原則,第一是掌握「自主性」,不能一廂情願擁抱或對抗某一邊,在兩強之間,應找到最好的發展空間。其次善用自己優勢,因半導體供應鏈很長,大家各佔據幾個環節優勢,台灣要思考如何讓優勢條件發揮出來。

第三是台灣要創造不可被取代的優勢條件。尹啟銘指出,大國有許多優勢,但小國可以創造1~2個關鍵不可取代的優勢條件,第四是面對國際角力,他建議台灣要維持一種遊戲規則,針對台灣跟大國切分「有利、無利無害、有害」的九宮格,掌握基本大原則跟大國互動,這是小國求生存的基本概念。

「政府其實沒有發揮台灣的優勢,矽盾說認為台灣有半導體就不會被中國大陸攻打,但其實我們也應該跟美國提矽盾,矽盾不只是對甲也可以對乙,要求美國不要來施壓我們。矽盾就是要維持台灣自主性,不要永遠Say Yes!」尹啟銘指出。

他指出,台灣目前並沒有充分發揮上述四個原則,派好的人才去談判,給出好方案交涉。「比方美國要台積電去設廠,台積電可以不去,但談條件讓美國蓋廠由台積電經營,就是GOCO模式(government-owned, contractor-operated,政府擁有但民間經營),晶圓廠獲利可分潤,台灣有談判力量,雖然美國會施壓不配合就不給設備技術,但美商設備裡也有用到台灣晶片,可以互惠。」

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認為,台灣現在的半導體政策連次好都不到,應審慎擬定策略政策。記...
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認為,台灣現在的半導體政策連次好都不到,應審慎擬定策略政策。記者杜建重/攝影

呼籲政府重視半導體 擬定策略性規劃

對於現階段政府半導體政策走向,尹啟銘也批評不僅不是最好,連次好也沒有,台灣面對美中應該有自主性,發揮優勢,比如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2330)(2330)赴美,政府至少應該提出替代方案,或者要求長期補貼,而不是520億美元(390億美元設廠補貼及110億美元研發獎勵)一次性方案。

尹啟銘指出,最近業界常提到「去台化」,他認為去台積電不容易,因為台積電的代工製造優勢太多,且製造技術非常困難複雜,但去台灣化是可能的,當台積電搬移到海外,台灣重要性就降低了。

尹啟銘引用美國智庫蘭德RAND一篇文章內容,提到美國要花大錢發展半導體是不可能的,首先是時間需長達數十年,其次需要再撥出第二個520億美元,第三是台積電模式無法複製,故最佳策略是防護台灣。

尹啟銘指出,台積電2奈米尖端技術當然會留在台灣,因為「橘逾淮而為枳」,台積電在台灣有研發團隊、有文化,有一群禁衛軍,這移到美國是無法複製的,比方台灣是三班制,在美國就不可能,而設備商也需要靠台積電測試跟反饋才能開發出適合機台。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認為台積電赴美並不影響對台灣重要性,畢竟最先進技術都還在台灣,對此尹啟銘並不以為然,他指出「問題很大」,美國積極要發展2奈米製程,就是要降低台積電重要性,在招手台積電赴美之際,另一手正推動IBM跟日本8家業者合資成立Rapdius研發2奈米半導體先進製程。

尹啟銘認為,美國要台積電去設立5奈米及3奈米工廠,這些本來是在台灣生產的,勢必影響台灣原本收入,而美國因生產成本較高,盈餘自然比較少,獲利減少,分散台積電資源,對研發投資有所損害。「這就是在傷害台灣。」

政治干預殺傷力大於自由競爭 三星存在對台積電是好事

相反之下,他不擔心英特爾跟三星與台積電的競爭。「這就是三腳督局面,我不擔心三星,我擔心政治手段。」尹啟銘認為,台灣產業厲害在於是在自由競爭環境下發展出來,這樣的競爭力是真正競爭力,產業受衝擊多半是政治因素干擾最多。

他解釋,IDM廠商要走向專業代工,缺乏很多關鍵成功因素,首先,三星一大半資源集中做DRAM,代工有代工的優勢因素,台積電必須跟客戶維持生死與共的關係,擁有的關鍵競爭武器包括:買很多IP智財權跟IC設計客戶共享,開發EDA輔助化設計工具,加速客戶設計時間並與台積對接。

然而三星有品牌也有代工,客戶信任度打折,會下單三星很多時候是為了找第二供應商,最後是有些客戶訂單規模小,評估在大型晶圓代工廠或許排不到足夠資源,退而求其次找三星服務。「台積電市占率超過5成,有三星競爭是好事,才會隨時保持警覺。」尹啟銘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裕隆集團與 LINE 首度聯手 推出 LINE GO 三大新服務上線
下一篇
台積電19日法說聚焦六重點 將左右台股本季走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