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9字
經濟部統計處統計,國民重視自身健康與營養補充概念普及、高齡人口逐漸增加,國人對保健食品需求也增加,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值已經連續五年創新高,其中主要進口地區為美國和歐元區,占進口來源比例七成。
統計處表示,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值呈穩定成長,2021年首度超越200億元,達215億元,年增10.3%,並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2022年1到11月因廠商開拓通路,布局電商市場,加以新品上市與防疫需求增加等因素下,產值更達226億元,已超越前一年全年水準,年增17.4%。
其中,保健營養食品以內需市場為大宗,主要進口來源地區為美國和歐元區。統計處表示,我國廠商生產的保健營養食品約有8成以上供應國內需求,雖然國人很喜歡進口保健營養品,貿易長期呈現逆差,不過自給率也有逐年上升趨勢。
依據海關進出口統計,2022年保健營養食品進口金額為2億7966萬美元,為歷年新高,年增5.5%,主要進口市場以美國和歐元區為主,兩者互有領先,2022年以美國占41.5%為首,年增19.8%最為顯著;歐元區占35.8%居次,年增9.9%,前二大合占7成以上。進口貨品向以「病患用食品」最多,占43.2%,主要來自美國;「嬰兒配方食品及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占34.8%次之,主要來自歐元區。
出口方面,東協是我國主要出口市場,出口貨品以「其他保健營養食品」為主,2022年隨疫情趨於常態化,物流及人流管制鬆綁,出口金額升至2252萬美元,年增13.5%,東協占51.9%,年增24.3%,中國大陸與香港占比由2019年49.3%高點降至2022年21.8%,減少27.5個百分點。就出口貨品觀察,以「其他保健營養食品」占84.7%最多,主要銷往東協;「嬰兒配方食品及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占13.1%次之,主要銷往中國大陸與香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