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9字
中華信評今(9)天表示,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淨現金部位,可為該公司的財務結構,在自2022下半年以來持續下跌的海運運價費率環境中,提供緩衝空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飆升的實體產品需求以及海運壅塞使運價費率創下歷史新高。萬海航運(twA/穩定/twA-1)因而在過去兩年累積了較高的現金部位,中華信評認為,增加的現金部位大幅提升了萬海航運的資本結構,使其免於受到未來幾季運價費率進一步下跌的影響。
儘管運價費率下跌,且萬海航運用於更換新船與產能擴充的資本支出增加,中華信評對萬海航運的基本情境假設,仍為該公司未來兩年將維持淨現金部位的看法提供支持。中華信評預期,該公司2023年的綜合運價費率將從2022年初的歷史新高下跌約50%,並於2024年進一步下跌5%至10%。
由於與遠洋航線相比,亞洲區間航線的供需狀況較為平衡,因此萬海航運在亞洲區間航線的運價費率下降幅度應會較小。同時,中華信評假設,2023年的燃油成本,將從2022年時的每噸680美元至720美元下降至每噸580美元至620美元。中華信評在其對萬海航運的壓力情境中假設,該公司的綜合運價費率將從2022年的高點下跌約80%,使其回跌至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準。
中華信評預測,若萬海航運無法轉嫁至少60%的增加成本,其來自本業之現金流量將轉為負數,但該公司仍可維持其淨現金部位。綜合運價費率若驟跌90%以上,將導致該公司產生淨借款部位。不過,由於萬海航運側重獲利及有效率的產能管理,因此中華信評認為,前述壓力情境發生的可能性較低。此外,新船的加入亦將有助於提升萬海航運的營運效率,並可為該公司未來1~2年的獲利能力提供部分支撐。
儘管如此,萬海航運在跨太平洋航線的積極擴張可能會導致獲利波動,因為遠洋航線的競爭更為激烈,且萬海航運並非主要貨櫃航運業者聯盟中的成員。若萬海航運擴張遠洋航線的做法,因長期市場景氣下挫或來自大型同業的激烈競爭,導致其獲利能力持續疲弱,該公司的評等可能會面臨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