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達50年從日本派人來,林淵傳如何贏得信任,成為台灣松下首位本土總經理?

提要

台灣松下的接班學

台灣松下集團前總經理林淵傳;賴永祥攝。
台灣松下集團前總經理林淵傳;賴永祥攝。

本文共1116字

哈佛商業評論 文/楊瑪利

如何找到接班人,是過去幾年來台灣企業界的顯學。今年1月9日到13日播出的《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就以「尋找接班人」為主題,分享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見解。

這週主題的受訪者,則特別邀請台灣松下創立60年來第一位台灣出身的本土總經理——林淵傳。從2014年7月起,他擔任八年半總經理後,於今年1月1日退休。從被指定接班,到成功交棒給下一任,林淵傳的經驗,應可給許多公司參考。

說起林淵傳就任總經理之路,對他而言真的像一場意外。在他之前,逾50年來都是日本派來的,任誰做夢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是台灣人接班。

林淵傳加入台灣松下後,在汽車空調事業一待25年,並非集團主流事業。後來被派去子公司廈門建松電器,擔任調理事業處處長,負責小家電,因為績效良好,如烤麵包機從年產30萬台成長到100萬台,五年後升任建松總經理。

其實林淵傳一開始並不想外派廈門,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也準備在大陸繼續努力時,卻在2013年又突然被一通電話調回台灣擔任戰略長。

當時他一度以為,是否要被「冰凍」了,這會不會是個閒缺?擔任戰略長後,他每天跟在日本總經理身邊,總經理到哪裡開會,他就隨行,一年多後,2014年5月底,總經理突然告訴他,7月1日起將由他接任總經理。當時的背景,是日本松下正在全球推動本土化策略。

但聽到這個消息,林淵傳一直不敢接受,深怕能力不足,一個星期就瘦了三公斤,甚至自己打電話給做此決策的日本長官說「千萬不可行」。他還「拜託」當時台灣松下洪敏弘董事長,打電話給日本長官,希望勸退這個決定。

但每次日本長官都安慰他:「林桑,你沒有問題啦!」無論怎麼「申訴」都無效,7月1日一到,日本總經理一把辦公室鑰匙交給他,他就這樣上任了。

2×2×2的接班人才原則

雖然在惶恐下接下重擔,但八年多來,台灣松下營收從306億成長到468億。退休前他也規畫好策略,可望在2030年達到600億。

在訪談中林淵傳分享,擔任戰略長時,讓他看見整個集團的優勢,發現有很多資源可以整合,他曾對內分享「讓日本松下看見台灣松下」的願景。「或許是這個分享,讓日本長官決定把總經理交給你吧,」我回應。

日本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有一個信念:「要造物之前,要先造人」。每個新進員工都有層層培訓制度。到了處長、子公司總經理,每年還有46小時培訓。

另外,松下還有「2×2×2」原則。要擔任更高階主管,最好歷練過兩個事業別(不同產品)、兩個部門別(不同專業)、兩個地域別(不同國家或地區),都表現很好,才能晉升。林淵傳正是符合這些條件。

以上僅挑選部分訪談精華分享,歡迎上《請聽,哈佛管理學!》收聽,了解更多。

更多內容請見2023年2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你的公司還在層層批准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立於1922年,創刊以來,深受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可,於全球授權超過14個國家,被翻譯13種語言,成為國際商業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刊物。內容著重於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繁體中文版百分之八十的文章與英文版同步發行,百分之二十篇幅加入在地觀點,讓這些新穎的觀念和實務能落實到台灣的環境。勤讀《哈佛商業評論》不僅有助提升整個華人企業的管理理念,改進實務運作,增加經營績效,更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微風松高改裝第2季陸續到位 單店業績目標成長二倍
下一篇
日月光獲台積先進封裝大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