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華新冰鎳傳提前量產 首季營運看俏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記者朱曼寧/攝影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記者朱曼寧/攝影

本文共818字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即時報導

華新(1605)(1605)在資源事業新產能挹注下,今年1月收入異軍突起,值得注意的是,華新去年底就已開始投產冰鎳,且與公司先前規劃時程相同,惟稅務考量並未銷售,換言之,華新可受惠去年底的產量,加上今年冰鎳的全產全銷,有助第1季營運。

華新看好電動車趨勢,布局電動車電池所需關鍵原料鎳,並於印尼旭日廠興建四條冰鎳產線,今年首季量產,年產能可達5.5萬噸冰鎳。另,根據專業機構預估,全球冰鎳應用在電池產業上,目前年用量為38~40萬噸,在2025年可倍增至150萬噸,成長約4倍,而2025年不銹鋼年複合成長率僅4%,因此以目前價差來看,不銹鋼用的鎳生鐵轉至電動車電池用的冰鎳動能頗大。

法人指出,華新在印尼布局鎳礦已臻成熟階段,而印尼擁有鎳的成本優勢,幾乎是大陸價格的一半,保守估計目前硫酸鎳與鎳生鐵的價差至少可達每公噸4萬元,換算華新單季冰鎳銷量可達約1萬3750噸,冰鎳營業利益率約35.12%,不過長期來看,硫酸鎳與鎳生鐵的價差會逐漸收斂,因此若產能開出速度快,也就可賺取較多的差額利潤,而華新在這方面可謂是搶佔先機。

資源事業方面,未來還有新亮點,除了印尼旭日公司,去年華新再斥資1.46億美元,取得印尼緯創29.5%股權,印尼緯創4條產線,可年產

5.5萬噸冰鎳,預計明年第1季量產。法人指出,從大陸青山集團的相關報告來看,緯創公司有可能在今年中後就可投產,華新是否可以提前開出產能,也備受關注。

華新指出,確保電池材料來源而投資冰鎳廠,出資2億美元向青山集團購入印尼旭日廠50.1%股權,再斥資1.8億美元,興建四條冰鎳生產線,9月完成股權交割,預計明年首季量產,年產5.5萬噸冰鎳。

整體而言,華新在電線電纜、不銹鋼、資源事業的多元投資布局,今年起將逐漸發酵,華新先前在在印尼投資設鎳生鐵廠,四條產線已全產全銷,年產能3.6萬噸鎳金屬,另投資的印尼旭日、緯創兩公司,華新可按持股比例掌控產能,包括鎳生鐵及冰鎳產能,年產能可提升至8.4萬噸鎳金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成衣出貨增逾三成 光隆5月營收9.78億元、月增近六成
下一篇
華碩伺服器營收 拚增五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