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2字
台灣美國商會今(7)日發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有高達88%會員有維持或擴大投資計畫。不過,也有近五成會員表示台灣法規應該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包括綠能、醫藥相關法規;更有68%會員擔心綠能供應是否充足,逾七成會員憂心能源穩供、電網韌性問題。
「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指出,有71%會員對台灣未來一年的經濟前景有信心,79%會員對未來三年經濟前景抱持正向態度;但是整體信心比例比起去年微幅下滑,尤其在「非常有信心(Very confident)」選項上,未來一年景氣部分下降36個百分點、三年景氣部分下降10個百分點。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商會會員仍認為在未來一年到三年間公司有成長空間,也有88%會員表示2023年會持續投資、甚至擴大投資。
政策與環境方面,調查結果顯示,46%會員認為台灣法規並沒有與時俱進、43%會員認為各部門對法規解釋不一致,另有42%會員表示,就算是新出爐的法規也與產業實際情況有所脫節。美商會指出,會員反映的法規大多關於再生能源及醫藥等。
美商會自2018年起就在關心能源穩供問題,本次報告指出,還是有74%會員擔心能源是否能穩定供應、70%會員憂心電網韌性,68%會員擔心再生能源供應是否足以應付業者需求。
人才與工作環境上,雖然多數會員偏向滿意,但仍提出台灣弱項,包括人才方面缺乏英語、多語能力,以及國際觀不足,溝通、領導能力、創造力也有待加強;同時,交通安全是會員最認為有待改進的,還有銀行系統、建築品質、空氣品質、工作機會等。
在貿易關係方面,有73%美商會會員認為台美是否能簽署雙邊貿易協定(BTA)對公司發展很重要;另外,有47%會員已經為台海緊張局勢調整應對營運計畫。商會新任執行長張韶韵表示,當台灣經濟正面發展,台海和其他政治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美商會並希望台灣政府積極回應美商會年度政策白皮書中的建設性改進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