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航運業進入2月超級大淡月 3月是復甦關鍵

航運指數運價走軟,周一(6)日的BDI指數續跌達2%。圖為航運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航運指數運價走軟,周一(6)日的BDI指數續跌達2%。圖為航運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7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航運業進入超級大淡月,不管是貨櫃還是散裝船的業者都認為2月的貨量到目前為止都很淡,主要還是受到中國大陸放農曆假期,許多產業本周才剛開始正常生產,目前呈現沒有貨的窘境,不管是貨櫃還是散裝交投皆非常冷清,不過往年農曆年後都是這種情況,要看3月上旬復甦的情況才準確。

航運指數運價走軟,周一(6)日的BDI指數續跌達2%,指數收608點,近一個月來跌幅達46%,近一周跌幅也有10.5%,主要是受到市場交投冷清,各船舶運價持續走軟,中、大型的海岬型與巴拿馬型運價一路走低,指數急跌不只是千點不保,還跌到疫情前的新低點,來到2020年6月4日以來低點。

法人分析,2月市場不好,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中,今年航運股逐漸回到常態也是許多投資機構的共同看法,今天國內的航運股表現相對平穩,長榮海運(2603)(2603)在平盤附近,陽明(2609)小紅、萬海(2615)(2615)還上漲1%,散裝船裕民(2606)(2606)、慧洋-KY(2637)(2637)也都是上漲走勢。

大型海岬型船舶指數BCI指數下跌10點,收419點,跌幅2.3%;巴拿馬型運價指數BPI指數下跌33點,收作907點,跌幅3.5%;輕便型的BSI指數下跌2點,收作680點,跌幅0.3%。

貨櫃輪這邊也同受到農曆年節過後,貨物量不多影響,SCFI貨櫃運價指數再度走跌,農曆年後第一周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下跌22.86點至1,006.89點,週跌幅2.21%,千點關卡保衛戰相當辛苦,扣除農曆年休假期間一周未公布,指數連續4週下跌;跌幅也較農曆年前1月20日的跌幅0.16%擴大,其中歐洲航線跌破千美元大關。

航運業者普遍認為今年面臨三大挑戰,全球海運市場今年出現黑天鵝、白天鵝滿天飛,全球貨櫃輪及散裝船的運價已到「破盤價」,全球貿易疲弱、運價崩跌、新船激增,對於市場回升的時間點,第1季看淡,最快要第2季才有望看到曙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時看好東南亞市場 與馬來西亞藥廠策略合作
下一篇
華碩伺服器營收 拚增五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