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42字
智慧型手機產業在大陸經濟開放刺激消費、硬體成本下降、美元轉弱等因素支持下,今年市況或現轉圜利多,里昂證券看好安卓智慧型手機需求復甦所帶動的行情將優於iPhone供應鏈。
里昂指出,受高通膨、美元升值和規格升級趨緩等因素影響智慧型手機換機周期下,安卓智慧型手機需求在2022年明顯下滑。全球市場中,大陸市場消費狀況因防疫封鎖和消費信心有限而尤為疲乏。主要品牌廠陸續下修出貨目標,相映使庫存去化期間拉長,影響相關供應鏈去年營運。
不過,經過一年半後的庫存消化,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廠的大陸通路庫存水位已由去年第3季的八至十周下降至目前六至八周的常態水準,並預期庫存水位仍會於今年初下降。
在此情況下,主要安卓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將陸續推出新機型,有助帶動安卓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庫存回補動能,自首季開啟供給驅動(supply-driven)復甦。可留意的是,近來大陸的sell-through銷量數據自2021年下半年後首度出現年成長態勢,顯示需求已漸回穩。
智慧型手機需求主要受換機周期影響。據統計,換機周期由2019年的40個月延長至2022年的45個月。然而,大陸疫後經濟解封、硬體材料成本(Bom cost)下降,以及美元轉疲等三項變化可望使換機周期縮短、並回復至常態水準。
隨大陸市場重新開放,手持裝置需求和規格升級步調可望因此重新開展,系統單晶片、射頻元件、記憶體、影像感測元件和顯示器等共占手機Bom cost近50%的零組件價格因高庫存和供過於求而下降,使廠商可壓低手機價格,或是將省下的資金運用在規格升級等計畫上,進而刺激購買量,使安卓智慧型手機供應鏈有望自年中起再迎來需求驅動(demand-driven)復甦。
從市場來看,里昂預期大陸智慧型手機2022年出貨2.86億支,是近十年來最低的一年,較2016年出貨高峰低上39%,就算考量換機周期拉長的條件,如此低的出貨量仍非合理,因此,待疫情影響因素消弭後,預期2023年出貨將迎來明顯反彈,預期大陸、安卓智慧型手機出貨將各年增5%、4%,而大陸智慧型手機季度出貨表現將在第2季恢復年增態勢,結束連八季的下滑。
另值得留意的是華為動向。自美國華為禁令後,華為拜Nova 10和Mate 50系列貢獻,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市占於去年下半年初見回升,而隨華為傳出將改良其5G SoC平台下,市場近來對於華為續於今年成長的可能性愈趨樂觀。待華為重新進入5G市場後,預期將會促使其他品牌廠跟進華為的升級,創造產業一波新的升級潮。
里昂指出,目前華為仍需解決5G產出的數量和良率等挑戰,使今年5G出貨仍有限,但預期在P60、Nova 11系列於上半年推出後,產品組合貢獻可望提升,預期華為智慧型手機今年全年出貨量可年增33%至4,000萬支。
iPhone得益於高階機型市占提升,去年出貨小幅成長,較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下滑9%來得佳,iPhone鏈去年營運因此相對穩健,股價行情也相對抗跌。然而好景或將無法延續,隨美國經濟走疲,加上能夠從華為搶下的市占已有限,以及面臨高存貨和出貨高基期等因素影響下,iPhone鏈今年上半年營運風險顯著提升。
iPhone是華為自2020年缺席後的最大受惠者。iPhone全球市占由2019年的14%提升至去年的19%,華為高階機型(650美元以上)市場幾乎已為蘋果在過去兩至三年吸收,iPhone高階機型全球市占目前來到約75%,預期今年仍可維持,而華為高階機型市占僅有1%。不過若華為可獲取更多5G組件,則其高階機型市占可望自2024年增加。
基於初階iPhone需求轉疲,以及製造周期高峰已過,預期iPhone EMS今年上半年製造量將年減12%,相關供應鏈營運動能將自未來三至六個月趨緩。
從需求端來看,儘管大陸廠區尚未恢復製造量能,但iPhone 14交付等待時間卻已顯著縮短,顯示全系列需求出現放緩,與原先市場認為高階機型需求不受通膨影響的預測不同。另一方面,零組件廠拉貨動仍未趨緩,不斷趕在EMS製造之前,此情或將使零組件廠在首季面臨庫存堆積的風險。
惟可慶幸的是,在新規格、基期走低、美元匯率持穩等因素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應是iPhone零組件供應商營運落底時點,營收有望自下半年恢復年成長表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