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68字
鴻海(2317)(2317)1月30日宣布成功延攬日本資深車業高管關潤(Jun Seki)任電動車策略長,雖台灣對這位日產老將十分陌生,但他或將是鴻海取得開啟日本商社生意關鍵鑰匙;特別是,關潤職業生涯十分戲劇性,2019年他曾是接掌日產社長暨執行長呼聲最高、卻意外落選的候選人。
關潤服務日產33年,這位日產高管過去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在日本車界卻赫赫有名,職場幾度峰迴路轉,相當有戲劇化。根據《日經》報導,關潤幼年家庭的經濟並不富裕,因父親身體不佳,靠母親賺錢養家,為了不增加家裡負擔,他很早就選擇公費念書管道,並早早進入職場,外界對他得評價是:善於管理,數字觀念很強。
1986年加入日產 2019年擔任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高級副總裁
關潤從1986年就加入日產服務,當時他年僅25歲,正是前景無限的日產新血,隨後在管理職爬升,歷任英國、北美、亞太、及東風汽車(中國大陸)總裁等職位,由於技術研發背景出身,又是從關鍵的驅動生產技術單位起家,2019年時他已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高級副總裁。
2018年日產前法籍執行長戈恩爆發財務醜聞潛逃出境,前社長兼CEO西川廣人也在2019年因股票升值權(SAR)爭議請辭,留下爛攤子。董事會短暫接手後,就立刻籌組指名委員會進行徵選,當時3位執行長候選人中,除關潤,還有執行董事內田誠及三菱首席營運長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
2019年接班日產呼聲高 意外落馬後轉戰日本電產
從「技術的日產」封號即可得知,日產汽車一直以技術研發自傲,過去汽車許多設計如電動折疊後視鏡就是日產所創,關潤剛好具備技術背景,且2019年才年僅58歲正值壯年,資歷符合日產會長兼執行長過去拔擢偏好,加上日產資歷33年,當時可說是接班呼聲最高的人選。
但最後關潤卻只拿到「第三把手」角色。日產臨時董事會通過由比關潤更晚加入日產,且非技術背景的內田誠接任社長兼CEO,當時外界有不少討論,解讀為此舉是考量維繫日產與雷諾關係,且內田誠當年僅53歲更年輕,加上雷諾大股東雷諾董事長盛納德意見也有相當關鍵份量。
金牛座的關潤,在這份人事令發布不到一個月後,就請辭離開日產,而新的身份是汽車零組件大廠日本電產社長。他對於突然離開日產,解釋純粹是為珍惜職涯中能統領一家公司前進的機會,這與日媒對他的評價是:「與其找人商量,更喜歡自己決斷」的霸氣性格描述相當呼應。
2022年離開日本電產 2023年加入鴻海
不過考驗仍接踵而來,2020年關潤上任後就先面臨COVID-19疫情,雖他在任內積極加速佈局電動車產業,2021年任內推動日電產與鴻海及鴻華先進合資成立馬達電機及車用電機產品研發銷售公司,但2022年因中國大陸封城,供應鏈不順,獲利大降,當初盛情邀關潤接CEO的日本電産會長永守重信決重出江湖掌執行長,關潤則黯然離職。
現在關潤決定跟擅長製造的鴻海集團合作,一位是最懂汽車生態與汽車結構的老手,一家是最懂供應鏈管理與生產的製造巨頭;再過三個多月,關潤將迎來62歲生日,這位車業老將歷經職場起伏,外界都在關注這次加入鴻海集團能帶來什麼化學效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