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3字
大陸商務部與科技部近期就《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徵求意見,把部分生產先進太陽能矽片的關鍵製備技術納入目錄。外界解讀,一場大國的太陽能技術之戰,一觸即發。
彭博報導,擁有97%矽晶片產量的中國大陸擬限制技術出口,欲使競爭對手發展自身供應鏈的速度放慢,以確保太陽能領域主導地位。
中國大陸是太陽能主要生產國,也是重要的消費市場,而台廠在太陽能領域的技術實力也有目共睹,不少搶攻高效與客製化產品市場,因此相關業者表示,目前看來,大陸相關限制對台廠並沒有直接影響,後續還是要看對岸公布的限制細節,才知道真正對於整體市場有何影響。
陸商務部在相關公告中顯示,將新增大尺寸矽片技術、黑矽製備技術、超高效鑄錠單晶/多晶工藝等太陽能矽片製備技術等納入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事實上,太陽能產業技術近年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彭博報導稱,美國降通膨法中對清潔能源製造業提供補貼,刺激相關產業新廠的建設;大陸企業過去十年持續開發尖端技術以生產更大更薄的矽片,這些矽片功能上能把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逾90%。如果海外製造商不得不使用舊技術的矽片,其成本上的競爭力會被削弱。
綜合陸媒報導,未來太陽能產業如實現平價化,182mm與210mm的大矽片技術將成市場主流,合計占比有望超過90%。因此,陸企在海外設立矽片產能,必然會將182mm、210mm作為重點產品,勢必涉及到大矽片出口限制技術的審核。
對陸方而言, 182mm、210mm大矽片技術皆為大陸矽片產量及產能占全球95%以上後才發展出的新型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可說在陸方身上。如能將大矽片技術留在內部,海外主要太陽能市場的「本土製造」可能只剩下組件組裝。但這也將影響到大陸企業海外擴張,對於大矽片的生產設備、拉晶、切片製程或都會受影響。
機構大和資本市場分析師在本周發表的報告認為,考慮到大陸在矽片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行業入場門檻較高,中國有理由考慮實施相關限制,以免技術洩漏給海外企業。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