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科技廠防斷鏈 對台廠依賴增深

本文共584字

經濟日報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

儘管現階段晶圓代工產業面臨半導體庫存調整壓力,陷入周期性調整,業界認為,隨著美中緊張局勢未見減緩,整體市場「一分為二」,形成大陸和非大陸市場兩種格局,多數晶圓廠/整合元件廠(IDM)為避免斷鏈危機,對台廠的依賴只增不減,將是台系業者長線重要的營運動能。

業界研判,雖然訂單重新配置需要一段時間,但這樣結構性的走向,就算面臨產業衰退期,聯電(2303)(2303)、力積電、世界先進等台廠的晶圓平均售價(ASP)仍可以維持穩定。

推薦

就短線景氣來看,2023年首季除了面臨傳統淡季壓力之外,還有客戶持續庫存調整的影響,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普遍下滑。

目前主要晶圓代工廠當中,僅龍頭廠台積電喊出今年全年營收可望微幅成長。聯電則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將下滑1%至3%,晶圓代工產業營收估衰退4%至6%,該公司因成熟製程比重高,估計全年營運表現將低於晶圓代工產業平均數,衰退幅度約低十位數百分比(約11%至13%)。

力積電也坦言,衰退3%不會是底線。世界先進則推估,2023年景氣仍需觀察全球經濟因素,包括GDP、能源價格、通貨膨脹與中國大陸復甦時間、力道影響,有可能呈現「先冷後溫熱」的態勢。

總結來說,今年半導體產業持續面對全球總體經濟不佳的衝擊,相關業者營運備受挑戰,不過在美中角力戰延續,半導體市場「一分為二」的局面更加白熱化,推升訂單挪移至台廠,有望為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注入暖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亞泰金屬2022年EPS 8.83元、擬配息4元 新廠5月落成
下一篇
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連六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