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解封致短期出勤人力短少 氣立12月營收年減9%

本文共58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即時報導

中國大陸防疫政策全面放寬,讓疫情加速升溫,致短期性出勤人力短少,氣動元件大廠氣立(4555)(4555)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1.25億元,月減6.8%、年減9.0%;累計去年合併營收18.00億元、年減11.2%。

氣立表示,面對出勤人力短少,影響到日常生產及出貨活動,公司已緊急透過排班調度人力及加班生產等方式因應,以維持供貨穩定性。

目前,各大調研機構對2023年的全球景氣皆採保守態度。氣立因應市場不確定性,除過往重點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外,也積極切入農機、太陽能、新能源車及半導體等產業,希望藉由多產業的布局,來減緩大環境變動對營運面的波動影響。

氣立指出,工研院日前展望2023年台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時,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年增率僅有3.24%。

但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進入3奈米量產新世代,預估總產值可攀升至5兆元,年增率達6.1%,優於其他產業;且在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設備國產化下,半導體設備需求成長可期。

另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大陸最快從2023年第1季起,擬投入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扶植大陸半導體產業,意味著後續半導體設備將可能有更多需求動能。

氣立強調,公司近兩年積極切入半導體產業領域,並已有無桿缸等產品應用在半導體產業設備,且相關出貨量逐年成長,初步顯現開發成效;未來也希望在流量計、真空發生器等新品的推出下,能拓展到其他領域應用,擴大營運動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研華運用微軟Azure OpenAI 實踐高效智能製造
下一篇
泰山新選任董事即行就任 6月8日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