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攜手世紀風電 打造台灣最大水下基礎

本文共847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水下基礎製造合約今(21)日正式啟動,宣布攜手世紀風電共同打造台灣最大水下基礎,預計本月底前下訂鋼板,並在明年4月到料後開始生產。

海龍計畫由加拿大北陸能源、新加坡玉山能源及日本三井物產聯合開發,總獲配容量達 1044MW,包含 2A(300MW)、2B(232MW)及3號 (512MW)風場,場址位於彰化外海,水深介於35公尺至55公尺間。世紀風電將按照當地海床環境替海龍風場量身打造可承載14MW風機的大型水下基礎,高度約94公尺、單座重達2000噸,相當於1,000台汽車重量的總和。

海龍風場總監岳慕駒表示,基於風場地質條件以及我們所選用的風機型式,海龍風場的水下基礎尺寸將是離岸風電史上排名數一數二的,對於供應商而言將是一大挑戰,但世紀風電具備生產台灣離岸風場水下基礎的具體實績並取得顯著進展,相信雙方合作將會圓滿順利。今日的啟動儀式不僅是海龍計畫實踐國產化目標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專案依照規劃持續推進。

目前海龍計畫已完成並啟動各項主要合約,風場正穩健建置中,預計於2025年第1季度併網發電,屆時將成為台灣史上最大單一風場,提供超過百萬家庭用電。

世紀(5314)(5314)集團指出,踏入離岸風電產業至今已完成186支基樁與20座套管式水下基礎。而套管式水下基礎也隨人力逐步到位並突破生產瓶頸,自第4季起每月產能拉升至3~4座,目標明年初單月產能達到4座或以上。

世紀集團董事長賴文祥表示,很榮幸不論在技術能力、商業條件、品質管理等不同面向皆獲得海龍肯定並獲選為合作夥伴。在政府持續推動本土化的支持下,世紀已於今年克服水下基礎製造的學習曲線並提升產能,生產品質也受到國際各大開發業者的肯定,對於如此具有指標性的訂單也非常有信心能夠如期交付。

世紀集團正積極籌備區塊開發階段所需的產能及供應鏈,同時也接收到多筆海外訂單的洽詢,相信在政府持續推動產業本土化的方針下,世紀集團能進一步建立紮實的本土供應鏈及培育在地人材,以因應未來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需求及帶動國內產業升級與發展。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水下基礎製造合約今(21)日正式啟動,攜手世紀風電共同打造台灣最...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水下基礎製造合約今(21)日正式啟動,攜手世紀風電共同打造台灣最大水下基礎,預計本月底前下訂鋼板,並在明年4月到料後開始生產。 圖/海龍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信驊5月營收2.26億元 月減1.03%、年減51.54%
下一篇
獨家/勤誠總座許健南:邊緣運算專案將於2024年開花結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