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23字
聯博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67年,在1988年於紐約證交所上市,到2022年10月底,旗下管理全球各地客戶資產約6,270億美元,為美國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聯博營業據點分布全世界超過20個國家,提出各種在地、區域與全球觀點與專業知識,透過以研究為導向的平台,提供所有客戶與全球大型機構法人同等級的強大研究資源。
聯博2001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持續引進各種創新產品、分享與國際接軌的市場觀點,成為台灣資產管理業界的領導品牌。聯博投信董事長翁振國表示,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新冠疫情與今年的大幅升息環境等挑戰,「無論市場如何變化,不變的是聯博始終從客戶需求出發,才能寫下20年來的傲人成績。」
引進債券基金 掀月配息風潮
2001年,聯博集團在台灣成立投顧子公司。翁振國銜命來台,負責投顧籌備業務,當時他在香港金融界的實務經驗已超過十年,在業務、行銷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十分熟悉大中華市場。
2002年,聯博引進集團債券系列基金,創造月配息級別。在此之前,在台銷售的債券基金主要為年配或半年配息,聯博是台灣第一批成立月配息級別的基金公司,可以說是引領風潮。時至今日,月配息產品已成為在台銷售配息型基金的「基本款」,聯博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擊基金產業,聯博也無法置身事外。不過,聯博站在第一線與客戶攜手走過危機,優先考量投資人的情緒及利益,並沒有在空頭市場就消失不見。從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到隔年3月市場反彈,聯博都一直在和客戶溝通、為客戶和投資人解析最新情況、各種情境的機會與風險。
金融海嘯可說是聯博大幅成長的重要分水嶺,聯博也持續傾聽台灣投資人的需求,在2009年,引進境外基金貨幣避險級別,以降低貨幣波動風險。2011年,聯博集團收購匯達投信,持續深耕台灣。
2012年,投顧與投信事業合併,聯博邁入新里程。由於專業實力獲法人青睞,聯博同年啟動全權委託投資服務,現在已是類全委領域的領導品牌之一。
2014年,聯博多元資產收益組合基金問世,目前為台灣同型基金規模最大。2015年,聯博投信推出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原名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目前也是同型基金規模最大。2021年,美國傘型基金成立,其中聯博美國成長入息基金已成台灣最大境內美國股票型基金。
聯博投信2013年發行第一檔境內基金之後,募集基金數量雖然不是業界最多,但卻能符合投資人的需求,因此個別基金的規模都不小,顯示受到國人的青睞。即便經過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到2022年11月,聯博投信境內共同基金與全委業務管理規模,仍在外資投信中名列前茅,境外基金管理規模更為台灣之最。
開發數位工具 實現深耕承諾
2020年來,新冠疫情、戰爭、通貨膨脹及央行升息,在在考驗投資市場。翁振國再次帶領團隊,站在最前線回應投資人的疑問。面對疫情下無法面對面接觸的困境,聯博積極開發數位工具。
例如,除了在地開發專為銷售機構需求打造的LINE智能服務隨身助理「AB Check」之外,聯博透過演算法、語意分析、搜尋比對與結合雲端基金資料庫,協助業務同仁與理專快速獲得基金資訊解答、個人化提醒,並拿下2021年「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最佳金融科技創新資產管理公司獎項。
今年聯博投信再度獲選為符合金管會「鼓勵境外基金深耕計畫」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顯示長期深耕台灣的承諾並非紙上談兵。為了打造在地的國際級資產管理公司,除了產品發展與市場拓展擁有來自母集團的國際奧援,聯博也是少數以國際級規格建置台灣分公司的外商在台基金公司,在地培養亞洲區域發展人才的企圖可見一斑。
聯博擁有不少亞洲區域職能,像是聯博亞洲第二個境外基金註冊與股務管理中心與內部稽核部門。翁振國自豪表示,「集團對台灣的信任度,從台灣是聯博亞洲主要的營運中心之一就可以看出端倪。」
以集團的國際資源,提供深入在地服務,翁振國在提升台灣資產管理業競爭力上不遺餘力。「投資人的每一塊錢,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份託付,一份責任!」這句話不僅是翁振國的座右銘,每位聯博人也都琅琅上口。
迎接下個20年,聯博仍會秉持集團宗旨「全力成就無限可能」,持續引進或發行適合長期投資且能因應時代趨勢的投資解決方案,攜手台灣投資人朝理財目標持續邁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