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09字
對於歐盟各國與歐洲議會通過將於2023年10月開始課徵碳排放稅,對國內鋼鐵、水泥、化肥等產業將墊高成本,必然有影響但會審慎因應,整體仍在可控範圍。
鋼鐵業者表示,歐盟對碳排放相關稅則研擬已久,但台廠有因應方式,中鋼(2002)規畫將與化工業夥伴合作成立「鋼化聯盟」,展開「示範工場」計畫驗證商業模式,成功後將共同成立碳循環經濟園區,預估年減碳量可望達290萬噸,相當於7,450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吸納量,實踐「不只減碳,還要發展碳利用」的目標。
國內化肥業者表示,目前還沒看到具體實施內容細則部分,整體來說,早先歐盟將化肥列入課徵碳邊境稅後,就已開始著手檢視並記錄碳足跡與碳排多少等,同時也尋找是否有較低碳排生產方式或替代品,以及將生產成本轉嫁等各種可能。
水泥業者強調,因水泥本身相當笨重,不僅不利運送、運送成本也偏高,加上水泥是價格不會太高的基礎建材之一,因此歐盟對外銷水泥課徵排放稅,對台灣、亞洲水泥業者衝擊不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